分不捨,但這守關將領知道,再不走的話所有人都會死在這裡,他只好無奈地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站在城頭,烈鷹軍士兵們齊聲歡呼著,這道雄關終於再一次回到大寧人的手中。從此,潁州不在是北蠻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後花園。

相比起奪得這一雄關,在寧太關內堆積的大量糧食和兵器甲冑已經不是重最重要的了。北蠻人從來沒有想到會丟失這一雄關,所以很放心的將許多物資放在這裡,現在卻便宜了烈鷹軍將士。

一堆熊熊的大火在寧太關前點燃,這火焰在黑夜中讓很遠的人都能看得見。幾十裡外的一個土坡上,十幾個烈鷹軍將士看到這堆火焰,也照著他們的樣子,將一堆準備好的柴火點燃,火光瞬間沖天而起。

就這樣,這些用來傳遞訊號的火堆一堆堆燃起,正在潁水河北岸和敵人鬥智鬥勇的樊靈煙終於鬆了一口氣,立即下令撤離,這一場大戰讓朱雀軍損失許多人手,得回去好好修整一番了。

而站在潁州府城頭上的葉鷹和諸葛英,看到這傳遞而來的火光之時,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下了。為了謀奪寧太關,二人絞盡了腦汁,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所幸終於成功了。

為了成功奪得寧太關,以葉鷹為首的烈鷹軍高層,做了一個很大的佈局,從開始種糧食起,就將可能發生的每一件事情考慮得事無鉅細。

特別是從北蠻人開始搶奪糧食起,作為領頭人的葉鷹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在付出兩個縣的麥子之後,終於將北蠻人引到便於設伏的潁水河南岸。

全殲渡河的北蠻人,阻擋沒有過河的北蠻騎兵,哄騙北蠻守將開門,強行奪下寧太關,這每一步的佈局雖然經過精心推演,但其中的變數實在太多。

這半年以來,葉鷹幾乎每一天都在籌劃這件事情,因為在寧太關對大寧而言,對烈鷹軍而言實在太過重要,他不希望因為自己的哪怕一絲絲紕漏,從而導致全盤皆輸。

擁有了寧太關,大寧的潁州府便從雞肋般的邊陲地帶變成了產糧基地,這十個縣的大片土地,完全可以保證烈鷹軍控制區域內的所有軍民所需糧食,讓他們徹底沒有後顧之憂。

相對於整個潁州府的歡欣鼓舞,北蠻王黑罕木骨則是氣急敗壞,他甚至一氣之下砍掉了幾十人的腦袋,可是再多的腦袋也換不回這道名揚天下的雄關。

北蠻人的土地大多是沙漠和戈壁,他們的糧食和各種物質實在稀缺,好多東西主要靠搶奪,現在沒有了寧太關,對於他們而言,就意味著好些人會餓死或者凍死,這讓一心成為一代雄主的黑罕木骨如何能夠平靜的下來。

對於葉鷹而言,成功奪回寧太關還不是計劃的全部,在潁州府各地,目前還有一萬多北蠻騎兵。而寧太關失守,他們也完全沒有了退路,但是讓這樣大一支隊伍在潁州府內橫衝直撞,那邊是一顆隨時會被引爆的炸彈。

但是要想消滅這些北蠻騎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潁州七縣這片開闊地,正是這些北蠻騎兵發揮優勢的最佳地形。

針對這一局面,軍師蔣勁想出一個辦法,那便是飢餓戰術和疲憊戰術。

按照蔣勁的建議,葉鷹把十個縣的所有百姓都遷入縣城之中,並且在進縣城之前,將所有的糧食全部收取並帶走,讓這些北蠻人沒有充足的糧食,隨時面臨餓肚子的危險。

還有更狠的,那便是不讓這些北蠻騎兵休息,烈鷹軍根本不與他們正面作戰,只是遠遠的吊著他們,一旦他們開始休息,便敲鑼打鼓地進攻,而等北蠻人反應過來,他們這一逃之夭夭了。

這局面讓北蠻騎兵覺得十分憋屈,想打又沒法痛痛快快打一仗,想撤回去,憑他們是無論如何衝不過寧太關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直處於被動局面的北蠻騎兵,精神狀態越來越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