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好苗子,好兒郎 (第2/3頁)
一代天驕成就出來的羅曼史 黃色大眼睛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劍尖所指忽左忽右忽前忽後,一招緊似一招,一式連著一式,只看的人眼花繚亂,心生敬佩,而在他近似恣意揮舞中卻透著流暢奔放,乍徐還疾,他身法矯健,身材多姿。
待魯國棟收住勢子立於原地,小夥伴們對他的武技報以熱烈的掌聲,而魯國棟除了鼻尖上微微凸顯的汗水之外,是氣不湧出、面不改色。
“好!”石青加重著雙手拍擊的力道,他邊鼓掌邊提出了自已的見解:“武藝講究的是手眼身法步,心神意念足,它們仿若一個整體缺一不可。再有,一招一式必須剛勁有力,不要只演成一個花架子。不過,國棟小小年紀練到如此地步,也實屬不易了,還要繼續努力!”
“謝謝石爺爺的點評!”魯國棟偷瞄了石玉昆一眼,在轉頭對上石青的眼睛時臉上掀起了一抹紅暈。
石青從魯國棟的身上轉移開來,又恢復了軍人的義正詞嚴:“下面,歡迎張國良和鄭天惠來一輪對打!”
“是!”張國良、鄭天惠快速地立於了場中
對打講究的是手為先鋒,腳為主帥。只見張國良是手防上腳踢下,手領腳發,手到腳到,腳收於防。而鄭天惠是左撥右格,上託下攔。二人施展武技越戰越勇,每一個進攻動作都緊跟著一個防守動作。躥、蹦、跳、躍、閃、轉、騰、挪,二人類似走馬燈一樣。張國良虛手實腳,一忽兒翻上打下,一忽兒晃左踢右,為的是聲東擊西,以退為進,誘敵深入。而鄭天惠拳腳是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她前踢後襬,一腿發出另一腿待發,也是忽前就後,忽左就右,勢勢相連,環環相扣。待二人收住架勢,又是一片掌聲響起。
石青連連點頭並對張國良和鄭天惠報以難得一見的誇讚和點評:“不錯,只是二位勇士,如果以後遇到敵人,一定要不可手軟,要機警、性敏,要蓄力如弓,發力如箭,這樣才能給對方以有力的打擊!”
張國良、鄭天惠對石青報以神領神會的頓悟目光。
“石爺爺,該我了!”柳國珍一個飛躍到達了場中,他早已急不可待了,如旋風般的手擎模具大刀“颼颼颼”地演練起來!
“哈哈!好急的性子!”石青讚賞的同時視線隨著柳國珍動作的移動而移動。
一開始,柳國珍的刀法沉穩舒緩,一招一式鋼勁有力。在走了一趟行雲流水後,猛然間身法突變,一刀快似一刀,一勢緊似一勢,扇、砍、劈、剁、折、吸、攔、掛、躥、迸、跳、躍,閃輾、騰挪,身法快捷的似厲風一般。上三下四,左五右六,刀風霍霍,身體升騰縱躍,無不勇猛。待得這一趟刀收住勢,也是面不改色,氣不長出。
“好!好!好!”石青連連稱是,高興的淚花浸滿眼眶
“石玉昆,出列。”石青收回目光對自已的親孫女給予了厚望,他的目光充滿著希望和期待。
“是!爺爺。”石玉昆閃出佇列,她甜甜地道:“爺爺,我演練個太極十三式吧!”
太極拳動作呈弧形,連貫而圓活,講究用意而不用力,使對手千百斤的力氣猶如打入了汪洋大海,無影無蹤,無聲無息。請看太極十三式打手歌:“掤、捊、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近,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跟隨沾粘不丟頂。
石玉昆從五歲起就跟隨爺爺石青習練硬功、吐納、輕功,她心性自就靈敏,再加上石青的悉心調教,雖沒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但小小年紀武功造詣已得到石青的認可。
此時場中的石玉昆在呼吸之中的一招一式都開合自如,升降自然,動作徐緩舒暢,剛柔相濟,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週轉往復,鋼勁自然。勢勢相連,環環緊扣。正腰、收顎、直背、垂高收發自如,有飄然灑脫的意境,也有所向無敵的氣勢。
石玉昆的動作威力在石青的眼裡是最完美無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