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有了段祺瑞這個前車之鑑後,王英楷估計,他手下的這些人,有許多都存了這同樣的心思。
滕毓藻肯為被陸軍部扣押的段祺瑞出頭,他們都是知道的,滕毓藻所念的,還不是這同學的情分!
只是王英楷還是有些不太明白,他想不通,滕毓藻的這些明折通電,可以說就是事實上的造反了,可滕毓藻還在遮遮掩掩,還表示支援朝廷憲政改革!仍以地方官員和朝臣語氣對朝廷說話!滕毓藻坐擁數十萬大軍,如此實力,還如此做作,這又是為了什麼?王英楷正想著,張懷芝又搖頭開口說道。
“大人,南下太原,雖然路途平坦,再也不用爬山涉水地鑽山溝了,可有直軍阻路,不要說前面出山的道路礙口被堵住,就算咱們能衝過去,還有天險雁門關呢,那裡就是一個坎,想要過去恐怕不易。”
“如果他們真的還有部隊已經已經進至渾源,那就更不好辦了,他們隨時可以開過來抄咱們的後路。”
張懷芝語氣凝重滴說著,“直軍一個協的兵力,我可是聽說都快趕上咱們的一個鎮了,雖說我們兩個鎮彙集一處,咱們未必怕了他們,可咱們一旦被困住那可就不妙了。”
張懷芝的意思很明顯,他不贊成走南下太原那條路。-一直沒說話的馬龍標似乎有些忍耐不住這些人睜著眼睛說瞎話,深吸口氣,皺著眉開口說道。
“大人,滕毓藻是否造反,咱們說了不算,那要有朝廷來認定,咱們不應操那個閒心。”
馬龍標瞥了張懷芝一眼接著說道,“子志兄說的雖然有道理,我也認為從此南下確有不易,可話說回來,從這裡到河曲有八九百里,絕大多數還都是山路,咱們如果按照滕毓藻的要求走,還要在大山裡轉,沒有二十天我們絕難趕到黃河邊。”
“這麼長的時間,不要說手下的弟兄們都會被拖垮,就是咱們帶的糧食也不夠啊!”
糧食不足,這不只是王英楷第二鎮存在的問題,就是何宗蓮第一鎮,他們也沒有攜帶的太多的糧食。
在淶源倒是補充了一些,可惜都沒有攜帶太多,畢竟在山中行軍,帶的太多,行軍會更加艱難。
雖然現在已經到了靈丘,靈丘是晉省地界,臨行前,鐵良交代過,總理衙門已經給山西巡撫張人俊發去了公文,補給是不會有問題的。
只是他的一個鎮二十天的糧食,算上騾馬,也要近十萬斤,總不能帶著這麼多的糧食走山路吧!
如果沿途補給,難度同樣很大。
山裡大一些的村鎮幾乎沒有,要保證軍糧,搞不好就只能從沿途的村子裡搶奪了,想要全軍吃飽,恐怕很難做到。
而且,直軍的通牒所說的,如果都是真的,直軍就是要佔據整個山西的節奏,要逼著他們離開,又怎會允許他們沿途搶劫補給,搞不好倒給了直軍解決他們的理由了。
馬龍標雖然沒有明說,意思也是很明顯的,他不願走經偏關到河曲的這條路,而是依舊想要按照原定計劃南下太原。
王英楷還在權衡著兩條路的利弊,王佔元已經笑著搖頭對馬龍標道。
“錦門老哥,咱們在大山裡多轉幾天,總好過被直軍擊潰或者繳械要好得多,依我看,就算是何春江的第一鎮趕來,在直軍手中咱們也討不了好去。”
王佔元的話,讓馬龍標有些不服氣,皺著眉說道。
“子春老弟休要長直軍的銳氣,滅咱們豫軍的威風,直軍能打是不假,可這兩年他們擴充了不少新兵,戰鬥力難免有所下降。”
“而咱們豫軍也不是吃素的,自小站練兵起,到現在也有十來年了,咱們每日都操練不綴,武器裝備也有補充,七五山炮咱們現在也有十多門,真要打起來,他們未必就是咱們的對手。”
說到這,馬龍標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