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說的都很好!”

滕毓藻嘆口氣說道,“可急的過急,緩的過緩,我以為,在當前形勢下,過急過緩都不是很適合。”

滕毓藻繼續解釋著說道,“當前的局勢,日俄兩軍在關外我們的土地上的廝殺並未停止,他們只是都在喘息著舔著各自的傷口,都在積蓄力量。”

“他們隨時都會再次廝殺到一起,一決勝負,妄圖達到永久霸佔東三省的目的,甚至還想著以此為跳板,進而入侵我們國內所有的土地,對我們進行全面入侵。”

滕毓藻的話,讓葉祖珪首先感嘆起來。

“大帥說的是,近的不說,就說甲午年,如果不是李中堂勉力維持,東洋小鬼子那時就能殺入關內,如今的局面能否保住都是個問題。”

葉祖珪、滕毓藻、衛靖海、楊士驤、段祺瑞、唐紹儀這些人,要麼出身北洋,要麼曾經受過李鴻章的恩惠,對李鴻章還是很感激的,就是唐紹儀的留美,也都是李鴻章和曾國藩大力推動的。

所以,葉祖珪的話讓他們都頻頻點頭。

滕毓藻嘆息道,“對於有亡國滅種的危險境地,現在這個朝廷裡的掌權者們,不僅對此險境完全熟視無睹,還完全是一副作壁上觀的態度。”

滕毓藻苦笑著道,“朝廷那些權貴們的心思,世人也都看得清清楚楚,既攝於日俄兩國的淫威,不敢出兵收回國土,又不願我們出手,擔心咱們由此做大,動搖他們的根基。”

“至於關外的國土,無外乎還指望著最終列強幹預,就如甲午時列強幹預還遼那樣,最終拿出數億兩白銀,用銀子買回我們自己的土地。”

滕毓藻把自己的土地,這幾個字咬得很重。

“大帥說得對!”

唐紹儀臉色漲紅著說道,“這個朝廷早就該推翻了,我們”

唐紹儀原本想著,還要說出兵推翻滿清朝廷的事,可想到滕毓藻剛剛已經說了,滕毓藻對他的建議和楊士驤和徐世昌以及自己的看法都不滿意,認為或者過急或者過緩,應該是有自己的看法,這才不由停住口。

說到這裡,滕毓藻的目光已經變得堅毅無比,不自覺就提高了聲音,擲地有聲地說道。

“可他們都打錯了算盤,我滕毓藻不來到這個世界也就罷了,我既然來了,就絕不會讓這樣的奇恥大辱,再次強加到我們身上。”

“這一次,我不僅要將他們趕出去,還要讓他們付出慘重代價,讓他們必須拿出真金白銀來賠償我們!”

滕毓藻看向徐世昌笑著道,“這筆賠償,將全部用來作為重建和開發東三省的資金,關外的土地只要開發出來,就都是上好的肥田,那裡最終將成為我們的糧倉,而不是朝廷眼裡的可有可無的極寒荒蕪之地。”

滕毓藻的話,讓一直心情凝重的徐世昌也不由興奮起來,作為已經到了關外開始行使總督職權的徐世昌,他可是清楚,那裡的黑土地有多麼肥沃。

滕毓藻又繼續說道,“為了挫敗日俄兩國的圖謀,讓他們付出慘重代價,我們必須大力備戰,不能有半刻疏忽,只是”

說到這裡,滕毓藻再次露出苦澀的笑容。

“既然要武力收回,我們就要做好大打的準備,要知道,我們面對的是兩個列強國家,這個仗不打則已,一旦動手就要有和兩國舉國開戰的準備。”

“尤其是日本人,他們清楚他們那個島國的侷限性,更是早就覬覦我們關外的土地久已,這次的機會他們絕對不會輕易放過,最終必會舉國來戰,絕不會輕易罷手。”

滕毓藻有些惋惜地說,“打仗不僅需要錢和武器彈藥,還需要有一個穩定的後方,可以源源不斷地為前線提供這些,包括充足的訓練有素的兵員和相關補給,這也是我堅持要成為首任內閣總理的一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