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楊士驤已經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滕毓藻繼續說道。
“民陣還要在其下設定數個委員會,如軍事、外交、財政稅收、內政、規劃、組織宣傳、科技教育、工商、交通、建設、農業、水利、電力、通訊、醫療等委員會,由它們暫時主持我們控制的省份的各項工作。”
滕毓藻略一猶豫,還是說道,“此外,還可以在民陣之外增加一個參政委員會,參政議政,主要用來安置一些有資歷名望的民間人士及朝廷官員。”
說到這裡,滕毓藻話鋒一轉說道。
“毋庸諱言,成立這個組織,就是我們不滿這次朝廷假意推行憲政改革,以掩蓋繼續實行皇權統治的目的,並最終推翻這個朝廷的。”
“而我們所做的這些,朝中的權貴們是肯定不會甘心的,這一次他們離開京城都跟著慈禧跑到荊門、甚至還有整合各省新軍,目標就是對這我們來的。”
“所以,最終要動用武力來解決,恐怕就是難以避免的。”
“還有,現在不僅關外土地還在日俄列強手中,他們兩國對於我們富饒的國土覬覦已久,這個賊心肯定不會輕易放棄,要挫敗列強的野心,我們就要保持強大的軍力,更要時刻提放他們。”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們的國土,可現在還被日本人強佔,也還沒有收回,沒有強有力的軍事力量,想要收回,那是做不到的。”
“上述總總,決定了我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要以軍事行動為主,這也就是我所說的憲政要三步走中的第一步,所謂的軍政階段,在軍政階段,一切皆要以軍事為核心。”
“如果你們沒意見,就由我來做這個軍事委員會的委員長,設立的其它委員會都要以這個軍事委員會為核心.”
滕毓藻這番話一出口,楊士驤、衛靖海、葉祖珪、唐紹儀都不由大喜過望!他們都已經明白了滕毓藻的意思,就連徐世昌也長舒一口氣。
他們都已經明白,如果按照滕毓藻的做法,就是相當於另起爐灶,再造了一個朝廷。
雖然滕毓藻沒有明說,可滕毓藻已經下決心和滿清朝廷決裂了,只差明確宣佈造反了,而這也只是時間問題。
而且,滕毓藻不做這個民陣的主席,讓徐世昌出來做這個擋箭牌,更是絕妙的一招好棋!其實,讓徐世昌擔任民陣主席,還有一個好處滕毓藻沒有明說。
有了徐世昌,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地方官員,甚至是朝廷的大臣們加入民陣,沒有人會相信,徐世昌這個一向秉持中庸之道的老好人會做出什麼大逆不道的事。
或者,即便他們看得出徐世昌只是用來給他滕毓藻做擋箭牌的一塊招牌而已,至少也讓那些人有一個脫離朝廷很好的藉口,畢竟他們名義上沒有投靠他滕毓藻,求得一個面子和心裡的慰藉。
這樣,不僅可以免去被朝廷抓到把柄,更可堵住那些頑冥不化之人的悠悠之口。
滕毓藻的手段,讓段祺瑞也是驚詫感佩萬分。
原本段祺瑞還因為滕毓藻沒有事先徵求他的意見,就把他列入發起人,段祺瑞還在心中不滿,可此刻,段祺瑞心中的那一點不滿也都煙消雲散了。
在他的印象中,滕毓藻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這是不爭的事實,可對於滕毓藻治國理政的才能,段祺瑞心中還有一絲疑慮,這畢竟是一個有著四萬萬百姓的古老大帝國啊!它的治理者,不僅需要有卓越的軍事,有能讓列強不敢在覬覦國家的發展實力,也不僅是要有發展民生經濟的能力,還要有睿智的洞察力和清明的政治頭腦以及解決困局的手腕。
不過,此刻段祺瑞已經在心中找到了答案,滕毓藻就是他所認為的那樣的人。讓徐世昌出任民陣主席的意圖,徐世昌也已經完全明瞭,稍加思索後,就決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