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雲飛把地圖放在桌子上,將第一張圖片翻開,鄭銳、楊蕊、曉靜都湊了過來。

林雲飛與劉曉靜的孩子叫林振鐸,今有十歲,上小學三年級。鄭銳與楊蕊的孩子叫鄭天賜,也有十歲,原本倆孩同在一所學校。楊蕊是老師,後因楊蕊調到別處任教,所以孩子也跟了過去。兩家以前沒有什麼交集,如不是因為此……此刻,兩孩童正在一邊玩玩具。

“這好像是在拿著什麼東西攻擊這些怪物?”楊蕊指了指一張圖畫說道。

“看,他把什麼灑在了那隻大蟲子身上?那隻蟲子居然融化了。好像鼻涕蟲哎!”曉靜補充說。

“鼻涕蟲俗名蜒蚰,由蝸牛轉變而來,將白糖或食鹽灑在其身上,數分鐘後就會因脫水而導致死亡。”林雲飛又補充道。

“唉……這些粉末好像還真是食鹽。看——海邊,水池,太陽,結晶體。說的一定是食鹽。”楊蕊自信地說道。

此刻,林雲飛與鄭銳同時看向楊蕊,兩人眼中都露出讚賞的眼神。

“不錯,還真是那麼回事。”鄭銳肯定地回覆。

“我們再看看下一張圖吧!”鄭銳又迫不及待地說。

於是林雲飛翻開了第二張畫。

第二張地圖的第一幅圖畫的是一個飛天巨獸,巨獸在天上盤旋。長長的喙,尖尖的腦袋,鐵鉤一樣的爪子。

第二幅圖,畫的是一個地下爬行動物,蹦蹦跳跳、左躲右閃,好似在逃避什麼?

第三幅圖,巨獸長長的喙直接貫穿爬行動物的脖頸。

第四幅圖,同樣一個飛天巨獸,同樣一隻爬行動物,只是爬行動物是黑色的。可是獵物近在咫尺,飛天巨獸卻視而不見。

第五幅圖,黑白兩隻爬行動物,白的脖頸上血淋淋,黑的卻完好無事。

“奧,我知道了,這幾幅畫的意思是告訴我們,那個‘飛鳥’喜歡吃白顏色的動物,不喜歡吃黑顏色的動物。”鄭銳自鳴得意地搶答道。

“笨蛋,是它發現不了黑顏色的東西,不是不喜歡吃。”楊蕊假裝責罵道。大家聽後,都嘿嘿一笑。

楊蕊接著說:“遇到那種動物,黑顏色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保護色,我們儘量脫去白顏色的衣物就好了。”大家紛紛表示贊同。

接著林雲飛又翻開了第三張地圖。

“哎,是劍齒虎,不過是加大版的。”鄭銳又說道。

大家看了許久,還沒弄明白。

林雲飛自信地說:“這一張圖告訴我們的意思是‘劍齒虎’在白天的時候視力極佳,到了晚上的時候視力就不行了,一般是靠鼻子聞氣味。若是在身上抹上、撒上具有刺激氣味或是掩飾氣味的味道時,它就很難發現我們了。”

“若是白天遇到,最好躲著不動。你瞧,他單單對活動的物體敏感,或者是根本看不清近處的動物。就像青蛙……”此刻林雲飛未說完的話被曉靜打斷。

曉靜如獲至寶地說:“我們去河裡或是池塘裡釣魚,不用準備吊耳,隨便掛個樹葉或是草就行,有時乾脆不用掛,單單魚鉤就像。你只要把‘釣餌’或空魚鉤在其面前晃來晃去,其就會立馬上鉤。所以它只能捕捉運動著的動物。”

“也就是說,在白天裡你只要把自已的氣味遮掩住了,遇到‘劍齒虎’,任憑它怎麼吼叫嚇唬,你都不用逃跑,他是絕難發現你的。” 楊蕊總結道。

林雲飛再次叮嚀囑咐說;“不錯,楊蕊說得很對。‘劍齒虎’是一個很兇猛的野獸,但大家見到他也不必害怕。千萬要冷靜剋制,任憑它怎麼嚎叫咆哮都不要跑,以免中了它的圈套。”

第四張畫告訴我們的是一群夜遊蝙蝠,蝙蝠成群結隊飛行在夜空中,其實是靠熱感應與雷達定位捕捉獵物的。不過,超出或低於一定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