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劉宇返回遼東的時候,冊封劉宇為幽州牧的旨意也來到了遼東之內。 “恭喜主公,今後便是真正意義上的幽州之主了!”

邢顓作為如今襄平的縣令,負責給荀或打下手,看到幽州牧的旨意,臉上皆是笑意。

“今後,孟予、元皓他們的太守之位也可光明正大了。” 荀彧則是點了點頭,對於劉宇被封幽州牧也頗為激動。

“此番,我們又多出兩郡之地,且遼東太守之位也許有人擔任了。” 劉宇看著手中的幽州牧聖旨,倒是認真的收了起來。

此乃劉宏的聖旨,可不是後來董卓入主洛陽後胡亂冊封的聖旨可比。 “志才應當快要到遼東了,可領一州郡守之職。

且子昂與彥緯之才,亦是完全能夠擔任一郡太守之職。” 荀彧思索了一下,最後還是舉薦了戲志才。

“這是自然,子昂與彥緯一人領遼西,一人待平定夫餘國後,便可領大漢新郡夫餘郡太守。

而今後便由文若任遼東太守,戲志才為昌黎太守,爾等今後便要吃些苦,處理好孤治下的內政事務了啊。” 劉宇視線投向荀彧、邢題與王經三人的方向,眸子之中閃爍著淡淡的笑意。

“這些都是臣的分內之事。” 荀或福身行禮。

雖然每日的政務都十分繁雜且枯燥,但荀彧卻樂在其中。 遼東諸郡的百姓是真的活的很幸福。

且對劉宇的那種尊敬,真的讓荀或彷彿在輔佐文景二帝、光武帝那般的明主一樣。 “臣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邢題與王經皆是行禮,同樣樂此不疲。

而在旨意抵達後沒多久的沓氏港,又是一艘客船駛來。

一位身材消瘦,面容憔悴,彷彿隨時都要倒下青年走下了。 “管公、王公、邴公,請!”

青年並未直接轉身離開,而是低著身以學生之禮邀請三位老者下船。 “這遼東,竟如此的繁華?”

三位老者皆頭髮帶著白色,但每一位都是身形挺拔,且帶著一股文士獨有的儒士氣度。 而在他們的眼中,見到的乃是繁華到了遠超他們想象的沓氏港。

因為劉宇招募流民等政策,沓氏港這些年便發展了起來。

且因為劉宇大加鼓勵漁業,所以在沓氏港之內便可以見到人來人往,且不少商販都在吆喝著叫賣。 而這些商戶、百姓與商戶走在路上都嘴角含笑,時不時還能見到有百姓與賣魚的商戶討價還價。

看著兩個人唾沫星子四濺,四周有百姓樂呵呵的看熱鬧,一派盛世的光景。 “這便是那位章武公推行的政令可以達到的結果嗎?”

一位老者眸子中充滿了狂熱,這般百姓歡聲笑語的景象,豈非就是太平盛世才能見到的? “在東萊,那些港口我們見到的景象,簡直就像是另外一個世界。”

另一位老者也是嘆了一聲,眸子中充滿了震撼。

在東萊,他們只能見到百姓面無生情,像是行屍走肉一般移動。 而商戶也個個面帶狠色,身邊帶著護衛,就怕遇上有亂民搶劫。

至於賣魚的商販?

在東萊是不存在的。

百姓誰買得起魚吃呢?

甚至若不是劉宇不斷的遷徙青州人口,想必那近百萬之眾的青州黃巾已經在到處肆虐了吧? 如今的青州已經沒有黃巾了,真活不下去了的人,都會乘上前往遼東的船。

但就這樣治安已經好了不知道多少的青州,他們見到的也只有死氣沉沉的百姓與大漢。

而遼東,簡直就像是一個新生中的新帝國,充滿了活力與快樂。 “這真的是大漢嗎?”

最後一位老者則是看著這樣的景象,彷彿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管公,王公,邴公,吾之還有荀文若書信中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