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正當川地大刀闊斧改革的時候,敬科於四川稱帝和改革的訊息卻早傳到了北方司馬家的耳朵中,起初眾人還不信,安樂公有這麼大膽敢揹著他們做出這樣的事情;

直到派出去的幾波信使都回來稟告,說安樂公確實現在已經稱帝,並且目前川地一片大好景象,還準備了挖開祁山進行北伐。

這種訊息如晴天霹靂一般傳到所有人的耳朵,所有的諸侯王都懵了,怎麼居然有人敢明目張膽的稱帝,和司馬家爭奪江山。

司馬倫在大殿之中來回踱步,他覺得自已必須要做點什麼,不然所有人都紛紛效仿安樂公這樣,自已手裡的司馬衷就不值錢了;

但是前有司馬亮,後面有劉聰,如果此時出兵討伐成都,必然是腹背受敵,就在司馬倫進退二難之時,下人進來稟告說司馬亮派遣使者求見。

果不其然,在敬科稱帝的訊息不久之後,洛陽的司馬亮也是按耐不住了,他派出使者前去長安見司馬倫,想和他一起剿滅敬科。

大殿之上,攝政王司馬倫接見了司馬亮派來的使者。

“大王,我們都是司馬家的人,為了勤王你爭我斗的,卻最後讓他人偷取了成果,我們家大王想請求和您合兵一處,透過討伐成都的叛逆。”

司馬倫聽了之後覺得也是很有道理。

“不錯,這天下再怎麼鬥,也是我司馬家的內事,他區區一個亡國公子還妄想復國;

你回去轉告你們家大王,如果他肯退出洛陽,上書承認陛下(司馬衷)還是正統,那麼本王考慮和他一起討伐叛逆。”

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讓他們手裡的晉惠帝不再貶值,如果都做了皇帝,那麼司馬衷就早已經是“冢中枯骨”,一文不值了。

敬科的稱帝居然莫名其妙的給北方帶來的象徵意義上的和平,畢竟大家都是司馬家的人,沒有人想看皇位再落到其他家裡。

此刻系統的提示聲音再次響起。

“檢測到宿主已經初為人皇,將開啟爭霸系統,天下九州,每次攻佔一州將會獲得千萬積分,異時空傳送碎片一張,集齊十張後將會開啟異世界傳送門,將會上傳至中層位面。”

想到可以再次回去,敬科心裡難免有幾分激動和不捨,畢竟自已在這裡有系統的加持,基本上和神仙一樣可以呼風喚雨。

但是總歸是答應了左慈,還要想到復活劉恂的辦法,自然要回去。

敬科整合部隊後和孟凱劉牢之商議之後,採取了先南後北的策略,準備先取荊州,交州,江州,揚州之地,再三路齊出,匯合長安。

現在北方雖然戰亂,但是自已只有益州之地,祁山一時半會也難以修好,若是隻靠益州之地對抗司馬家,恐怕只能自保。

必須要立足多地,現在正是發展的天賜良機。

敬科釋出天子第一詔。

“命劉牢之為大將軍,起精兵二十萬,攻取荊州,孟凱起兵十萬,攻取交趾。

不僅如此,此戰朕要御駕親征,不僅僅是開國的首戰,更是決定命運的一戰,如果我們連荊州都打不下來,那麼龜縮在川地遲早會滅亡。

首戰即決戰,一戰定乾坤。”

宣佈完了詔書之後,敬科暫時把都城定在了成都,然後讓石虎防備漢中,以防當年鄧艾偷襲,等之後收服長安洛陽後再從二者選其一。

準備了一個月後,敬科和劉牢之帶著兵馬、器械、糧草出川,從川口沿著漢江之水,一路到夷陵渡口駐紮下來,準備先攻取荊州之北的幾個重鎮,切斷和中原的聯絡。

這是親征之後的第一戰,為了彰顯自已的威嚴,聽從劉牢之的建議,先禮後兵,派出了使者進城勸降;不一會,探聽訊息的人來報,夷陵太守趙潤是個硬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