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魏國覆滅的訊息,讓他難以相信,不由得將目光投向了自己的父親,見到毌丘儉一臉的平靜,顯然已經是早有猜測了。

等到戴勝說完之後,毌丘儉良久默然不語,溝壑縱橫的臉上有淚珠滾動,想當年他風發,想要有所作為,振興魏國,沒想到卻成了一個利益的犧牲品。

就算是如此在毌丘儉的心中還是覺得,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魏國應該會屹立不倒,確實沒想到這麼快就垮了,從戴勝的敘述之中也能夠聽得出來。

這一次楚國也是做好了精心的佈置,如此多人馬的聯動,可不是簡單的事情,這需要將帥通力合作才能做到如此,這恰恰是魏國所缺少的,從經過來看魏國輸的不冤。

本來的兵力就處於劣勢,因為有長城阻擋了草原上的來兵,魏國需要防守的就是壺關和黃河沿線,如果楚國按部就班進攻的話,魏國完全有時間可以佈置好後手。

如此看來的話,諸葛亮是抓住了南皮起義的契機,透過大量兵力的調動來迷惑司馬懿,讓他沒有在第一判斷出來楚軍的主要意圖,最重要的是,沒人想到陸紅會從海上出兵。

能夠快速佔領薊郡,軍至少要派出幾萬人,配合決勝軍才能夠做到,這樣的長途運輸需要耗費的物資可是海量,這也是實力上的差距,陸鴻在洛陽沉寂了這麼多年。

一定是早就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又加上楚軍人才濟濟,上下通力合作焉有不勝的道理?雖然毌丘儉沒有跟曹霖接觸過,不過從曹蕤身上就能看出來一二,這樣的人掌握魏國,只會加速魏國的滅亡,而不會有更多的好處。

其實在毌丘儉的心中也早就有了這樣的預料,曹丕為了鞏固皇權而改動了曹操當年的政策,從而動搖了根基,失去了民心,進而失去軍心。

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毌丘儉才會上書勸說,這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想來讓人有些唏噓。

許久之後,毌丘儉這才緩緩的對自己的兒子毌丘宗說道。

“宗兒你也聽到了,魏國現在已經覆滅,如今這城中烏煙瘴氣,已經不是久留之地了,隨後戴兄弟會帶你離開這裡,至於將來去哪裡,就看你自己的選擇了.”

毌丘宗一聽這話,一臉悲慼的開口說道。

“父親,如今你手中已經沒有了兵權,我們留在城中,必定不會有什麼危險,兒子要侍奉在父親的左右,不願離開.”

看著毌丘儉眼中流出淚水,毌丘儉長嘆了一口氣,語氣蕭索的說道。

“明日為父會讓戴兄弟去見陽平王,以陽平王疑心之重,必定會以為老夫已經跟楚軍有所勾連,不過陽平王色厲內荏,不會對戴兄弟動手,但是我們父子恐怕是難有好結果.”

這話讓毌丘宗有些不解,他擦了一把淚水,問道。

“父親,楚軍使者跟父親會有什麼關係?這新城可是父親一手所建,陽平王未必會如此.”

一邊的戴勝聽到這話,微微搖了搖頭,看起來毌丘儉是後繼無人了。

現在城中的襄平老卒基本上都投靠了毌丘儉,在這種情況之下,曹蕤依然對毌丘儉有所提防,就是因為他在城中的威望太高,甚至已經威脅到了曹蕤的地位。

在毌丘儉活著的時候,曹蕤也許不會做什麼,不過要是毌丘儉一旦離世的,到時候曹蕤是一定會想盡辦法,弱化毌丘儉留下的影響力,以免影響他的統治。

到時候毌丘宗就會首當其衝被人針對,到了那時候再想走,恐怕是來不及了。

毌丘儉沒有理會自己兒子的問題,而是對著戴勝很是誠懇的說道。

“當年你勸我歸順徹侯,那是老夫心中是有些動搖的,畢竟不為魏國所容,身後還有一班出生入死計程車卒,不過老夫始終都過不了自己那一關,所以才會來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