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子回到401的時候,丘妮已經上班去了。蘇子開啟書房的書櫃,最上層的兩排是《資治通鑑》系列書。整整齊齊。蘇子數了數,不多不少,四十三本。而今年剛好是蘇雲庭四十三歲。
蘇子看著這兩排書發呆:教授是每一年都送給蘇雲庭一本嗎?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又要送到什麼時候?以前是什麼時候送的?送給了誰?直接送給了蘇雲庭?蘇雲庭怎麼想的呢?還是間接的送給了丘妮?丘妮呢?怎麼看這件事兒?
如果是送給老丘,以老丘對老蘇的尊敬與崇拜,估計老丘不會鬧,而是心平氣和的接受。如果是送給老蘇,老蘇不說,也會風平浪靜。如此看來,如果老蘇理由充分,老丘有可能視私生子為已出,對這個孩子的愛,有可能會超出自已和弟弟蘇瞻。
蘇子上網百度了一下《資治通鑑》,司馬光歷時19年,編撰而成一部編年體史書。共294卷。
教授,哲學出身,歷史對哲學有益?老蘇,一個醫生,看那麼多歷史,對治病救人、救死扶傷有用嗎?還是教授想讓老蘇跟她“婦唱夫隨”、有共同語言?
細思極恐啊,想怎麼樣呢?可老蘇本尊很正常啊,老丘也沒有什麼異樣。他們家和別人家沒有什麼不同,沒有雞飛狗跳、雞犬不寧啊。老蘇和老丘也沒有冷臉相對、惡語相向。相反,她們家卻有一種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給人足的味道。蘇子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呆呆的坐在桌子前,任思緒天馬行空:是啊,獅子王如果在獅後之外再找其他的母獅,這隻母獅的結局有可能被逐出獅群,其後果就是,孤單的母獅將無法養活小獅子,她會把小獅子帶回獅群,獅後看在獅王的份上,往往都會接納它們。那麼丘妮呢?她會以正室的姿態接納私生子嗎?會的,應該會的。一定會的。因為她愛蘇雲庭,愛屋及烏的道理她懂。她是全國模範教師,教語文的。這麼淺顯的道理,她會不懂?最後,也只能有一種解釋,老蘇和老丘達成某種默契:接受與包容。
教授呢?她養不起私生子了嗎?以她一個大學教授的薪水也做不到嗎?還是她找到了一個心儀的人,而這個人卻不待見、不接納私生子?
想至此,蘇子輕輕的嘆了口氣,在心裡告訴自已:認命吧。
從小到大,她用的都是爺爺的書房,兩個書櫃的書,足夠她閱讀。蘇雲庭的書專業性很強,她看不懂。相較於蘇雲庭的書,爺爺的書名著多一些,可讀性更強。
蘇雲庭書櫃上這套書,並沒有引起蘇子太多的注意,一是,被放置的太高了,她拿起來費勁;二是,她很少動父親的東西;三是,她在爺爺奶奶身邊呆到十一歲,回到父母身邊後,多少有些放不開手腳。她也就是知道它們的存在而已,卻從來都沒有動過,也從來沒有想動過。然而,今天,蘇子看著它們,陷入了沉思。
接下來的行動,蘇子開始了翻箱倒櫃、挖地三尺,她不想錯過任何蛛絲馬跡。同時,她還有一個顧慮:不能讓爸爸媽媽知道她所做的這一切。她不想讓原本平靜的生活變得嘈雜不堪、雞飛狗跳。
關鍵是蘇子不能問老蘇教授送書的事,從小老丘就告訴她,不要讓爸爸煩惱,爸爸的職業很特殊,出不得任何差錯,他手裡託著的都是人命。
蘇子想著,就有些感謝那個傻小子,好在那天他在,要不然自已一個莽撞問了老蘇,這個家還有寧日嗎?
於是,蘇子在翻箱倒櫃的時候,基本能夠做到物歸原位。
父親的專業書裡沒有任何夾帶;母親的日記本記錄的都是她和弟弟蘇瞻成長的點點滴滴;盒子裡,有幾個盒子裡是塵封已久的茶葉,有幾個盒子是沉甸甸寄予厚望或許能夠增值的紀念幣,有幾個盒子是父親贈給母親象徵著愛情信物的金銀珠寶等首飾,有幾個盒子是記錄自已和蘇瞻從小到大一路成長起來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