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看到了田崢嶸回田家岙辦公司的訊息。這個訊息讓他心中泛起了一陣波瀾,他立刻把這件事告訴了妻舅李宏。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週末,王強和李宏坐在自家的陽臺上,喝著茶,享受著片刻的寧靜。王強放下手中的茶杯,神色興奮地說道:“哥,我跟你說個事兒,田崢嶸回田家岙辦公司啦!這個田崢嶸就是曾把外貿訂單交給我們的那個田崢嶸。”
李宏微微一愣,隨即說道:“是他呀!那倒是有點意思。”
王強接著說:“聽說他在田家岙搞得有聲有色的。”
李宏若有所思地抿了口茶,說道:“那不錯啊,不過這和咱們有啥關係?”
王強身子往前湊了湊,說道:“哥,你想想,咱們不是在田家岙也有企業嗎?”
李宏皺了皺眉頭,說:“咱們那企業也就那樣,不溫不火的。”
王強目光炯炯地看著李宏,說道:“哥,我最近在想,我國現在傾向於電瓶汽車的開發。你說,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涉足這個領域,開發電瓶汽車的電瓶和充電樁?”
李宏聽了,放下茶杯,雙手交叉放在胸前,沉思了片刻說:“這個新興產品好是好,就是建個新廠成本太大。”
王強一聽,急忙說道:“哥,你先別急著否定。你想想,我們可以去田家岙工業園區建廠,那裡的地皮費總比杭城要低得多。”
李宏聽了,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他站起身來,在陽臺上踱步,嘴裡唸叨著:“田家岙工業園區……”
王強跟著站起來,走到李宏身邊,繼續說道:“哥,你看啊,田家岙雖然比不上杭城繁華,但現在政策支援力度大,而且勞動力成本也相對較低。我們在那裡建廠,能節省不少成本呢。”
李宏停下腳步,重新坐回椅子上,拿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說道:“話是這麼說,但這事兒沒那麼簡單。技術、裝置、人才,這些都得考慮。”
王強連忙說道:“哥,技術方面,咱們可以找專業的團隊合作,裝置也可以慢慢購置。人才嘛,現在很多大學生都願意回鄉發展,我們給出好的待遇,不怕招不到人。”
李宏沉默了一會兒,然後抬起頭看著王強,說道:“王強,你真的覺得這個想法可行?”
王強堅定地點了點頭,說:“哥,我覺得這是個難得的機會。如果我們錯過了,以後可能會後悔。”
李宏又思考了許久,終於說道:“好吧,那咱們就試試。但前期的調研和規劃一定要做好,不能盲目行事。”
王強興奮地說道:“哥,你放心,我這就去準備相關的資料,咱們好好規劃一下。”
接下來的日子裡,王強和李宏忙得不可開交。他們先是對電瓶汽車市場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分析了市場需求、競爭態勢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王強每天都泡在各種行業報告和資料裡,眼睛都熬紅了。他對李宏說:“哥,你看,這電瓶汽車的銷量增長速度太快了,未來的市場潛力巨大。”
李宏看著王強整理出來的資料,點了點頭說:“嗯,看來這個市場確實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在確定了市場前景樂觀之後,他們開始尋找合適的技術合作夥伴。王強透過各種渠道,聯絡了多家在電瓶和充電樁技術方面有專長的企業和科研機構。
其中有一家企業對他們的專案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雙方進行了多次的溝通和洽談。王強和李宏親自前往對方的公司考察,瞭解他們的技術實力和研發能力。
在談判的過程中,對方提出了一系列的合作條件,包括技術轉讓費用、專利共享等。王強和李宏經過反覆的權衡和商討,最終與對方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與此同時,他們也開始著手準備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