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飯畢,傅珺與王氏在丫鬟的服侍下漱口淨面,收拾妥當了,將桌案也撤去,王氏便坐在梳妝鏡前整理儀容,預備稍後去給侯夫人請安。
便在此時,卻見懷素挑簾走了進來,手裡提著只藤編的小籃子,見了王氏卻不作聲,眼睛往四下掃了一掃。
王氏從鏡中瞧見,便知這是有事要稟,揮了揮手,丫鬟們便都退了出去。
一旁的蔣嬤嬤與涉江卻都沒動,皆看了看傅珺。
傅珺穿過來這些時候,知道這個舉動的含意,便點了點頭,這二人也退了下去。
見屋裡再無旁人,懷素便上前兩步,從籃子裡取出一碟荷花糕來,將早上在小偏院裡發生的事情向王氏稟了一回,末了將點心擱在妝臺上,退後兩步,靜待王氏示下。
王氏面上便浮出一絲極淡的笑來,卻並不說話,眼角的餘光瞧見傅珺也在看著碟子,便笑問:“棠姐兒是想吃果子了麼?”
“不想吃.”
傅珺搖頭道,說罷便專心擺弄王氏給她的一隻大布老虎,耳朵卻是豎了起來。
王氏亦不多言,轉過來看著懷素,問:“這事兒你怎麼看?”
“婢子覺得,陳嫂子是在向咱們示好,想來是有事兒.”
懷素垂首道。
“這就是有事兒了,要不,那位那邊兒手底下的紅人,怎麼會想到我們院兒裡來?”
王氏說罷,眼神往東邊飄了飄。
平南侯夫人趙氏便住在東南角的惠風閣。
“婢子原先也這麼想來著.”
懷素說道,“只是再一想,咱們這兒能有什麼事兒讓她這般討好呢?又想,她慣會做人,也或許只是順水人情罷了.”
王氏便笑了,用下頜點了點那個瓷碟道:“你瞧瞧,這像是順水人情麼?這器物、這點心,多麼精緻,往常我們連邊兒都摸不著的。
就算是順水人情,也斷沒有光明正大送來的理兒,若是略避一避人,倒還有幾分真.”
懷素略一思索便明白了,道:“是這個理兒,太太說得是.”
又疑惑,“只不知她圖的是何事?”
王氏卻沒答她,只望著窗外略略泛青的天空出神,好一會方才淡聲道:“是什麼事我心裡有數兒.”
停了一下,又冷笑了一聲:“倒是打得好算盤,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麼?那些烏糟事還真打量我不知道呢.”
說著,面色便又冷了幾分。
懷素不敢接話,只垂首站著。
王氏兀自出了會神後方道:“好了,咱們快些收拾了去正院兒吧。
趁著時候還早,路上也不必那麼趕.”
說這些話時,除了面色微冷外,她已經恢復了平靜。
別莊的正院建在園子的東南角,位置選得極其精妙,恰是夏迎涼風、冬承暖陽的好所在。
別莊的設計者乃是老侯爺的故友,亦是一位不出世的奇人。
在設定幾間主院時,他充分考慮到了光照、風向以及青雀湖的水勢等因素,以順應自然、大道天成為根本,就勢而建,極具匠心。
正院以“惠風閣”為主體。
院門處是一排倒座房,正對院門則是三明兩暗五大間正房。
東、西廂卻未曾建房,而是各築了一帶菱花粉牆。
其中東牆設了花架,厚厚的一面牆上粉白黛綠,由春至夏皆是花團錦簇;西牆邊則是一片梨樹林,初春時節一樹的冰姿素顏,落英宛若雪舞,盛夏時則是滿牆的濃蔭,風過處颯颯有若秋聲,極為快意。
這兩面牆上皆開了小角門。
由東角門出去便是“抱潔齋”,乃是一座極清幽的小院。
院中引水建成蓮池,又有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