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事,再加上前天那個系列收視率可以,所以再來最後一集,以後一天一更,等事忙完了就好好更了]
一,屍體炸彈原創,三國第一毒士,又稱三國第一“好人\"跳槽之王,賈文和
賈詡(公元147年—公元223年),字文和,武威郡姑臧縣(今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人,是曹魏開國重臣、三國著名謀士。其一生經歷豐富,主要如下:
1. 早年經歷:
- 賈詡年少時並不被人賞識,只有漢陽名士閻忠認為他有張良、陳平那樣的才華。後來他被舉薦為孝廉,入朝擔任郎官,後因病辭官。
- 返回家鄉途中,賈詡遇上氐族人叛亂,同行數十人被抓。賈詡謊稱自已是太尉段熲的外孫,氐人因畏懼段熲威名,與他起誓結交後放走了他,而同行的其他人則被殺害。
2. 效力涼州,長安致亂(“文和亂武”):
- 董卓進入洛陽後,賈詡以太尉椽的身份擔任平津都尉,後升為討虜校尉,在董卓女婿牛輔帳下任職。
-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被誅,牛輔身死,董卓部將李傕、郭汜等人打算散夥回鄉。賈詡分析形勢,勸他們率領軍隊西行攻打長安,為董卓報仇。李傕、郭汜等人依計行事,很快聚集了十多萬人馬,並與董卓的老部下聯合攻陷了長安城。
3. 在李傕、郭汜帳下為官:
- 李傕、郭汜攻佔長安後,把持朝政,為答謝賈詡出謀劃策的功勞,想封他為侯,賈詡堅決退辭。後來李傕等人轉任他為尚書,主管官員選拔任用之事。這一時期,賈詡做了許多救扶人才之事。
- 李傕、郭汜內訌,互相攻擊,賈詡常勸二人以大局為重。李傕曾想劫持漢獻帝,賈詡趕緊勸阻,但李傕沒有聽從。後來羌胡兵馬幫助李傕,賈詡邀請羌胡大帥前來飲食,並許以封賞,讓他們離開,李傕勢力衰弱,只得選擇和解。
4. 投奔張繡:
-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漢獻帝東遷洛陽,賈詡辭去官職。他先去依附駐紮於華陰縣的同鄉段煨,但因段煨生性多疑,賈詡心中不安。適逢張繡在南陽,賈詡便與他取得聯絡,前往投奔張繡,張繡對他禮遇有加,段煨也好生照顧了他的家眷。
5. 為張繡獻計:
- 兩次擊敗曹軍: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率軍討伐宛城的張繡,張繡投降。曹操將張繡叔母佔為已有,張繡惱恨,舉兵攻擊曹操大營,曹操戰敗退走。張繡要追擊曹軍,賈詡勸阻,張繡不聽,果然大敗而歸。之後賈詡又讓張繡再次追擊,張繡取勝。戰後,賈詡向張繡解釋了其中的原因。
- 勸張歸曹:建安四年(公元200年),袁紹曾派人聯絡張繡,並給賈詡寫信,想和他們結為盟友。賈詡認為袁紹不能容納天下豪傑之士,建議張繡歸附曹操。張繡聽從賈詡建議,率眾歸附曹操,曹操任命張繡為揚武將軍,任命賈詡為執金吾,封為都亭侯,不久又升任冀州牧。
6. 襄助曹操:
- 官渡之戰獻計: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相持,曹操糧草將要耗盡,打算撤軍,問計於賈詡。賈詡表示曹操在智謀、勇武、用人和決斷四個方面都勝過袁紹,鼓勵曹操果斷出擊。後來曹操用許攸的計策,襲擊袁紹存放糧草輜重的烏巢大營,擊敗袁紹。
- 赤壁之戰前勸告: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攻破荊州後,想要順江而下攻打東吳。賈詡勸告曹操利用荊州地區的優勢,賞賜官兵,安撫百姓,讓孫權俯首稱臣,但曹操沒有聽從,最終在赤壁之戰中失利。
- 離間韓遂、馬超: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為奪取關中,與韓遂、馬超作戰。賈詡給曹操獻計,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