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衝自己都有點發笑,覺得不可思議。

人手是多了,問題又來了,石磨不夠用。這好辦,周沖決定去租。石磨在我們國家的部分地區仍在使用,只不過數量不多了。石磨在中國歷史上對改善百姓的生活質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正是因為有了石磨,古人才能麵食,才有餅賣,才有流傳至今的豆腐。

石磨起源於秦秋戰國之際,但是由於糧食的食用方法還不如後世完善,因而其用途就不是很廣,只能是偶爾用之。周衝跑了好大的地,好不容易才租到五對,再加幾個人手,一個小小的豆腐作坊就此成形了。

吃豆腐與吃豆粒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訊息象風一樣就傳了開去,其他村子也來兌換。一傳十,十傳百,交易量越來越大,來不及加工的豆子把孫老頭的茅草屋堆滿了,老兩口連睡覺的地方都沒有了。

看著堆得象山的豆子,周衝直撓頭,他的本意是給老兩口賺足一年的口糧就是了,現在賺到的豆子就是老兩口吃到進棺材也吃不完,周衝的腦袋還不是一般的大。

略一盤算,周沖決定該是進行最後一步了。周沖和老兩口商量,說要請石匠和木匠來做幾樣工具,此時的老兩口對周衝是無比的崇拜,雖然不是現在粉絲崇拜偶象的那種,也是一切聽他主張,自是沒話說。

得到老兩口支援的周衝用豆腐為薪酬,請了三個石匠,一個木匠,要他們按照自己畫的樣式幹活。

石匠的活非常簡單,就是把一塊大石頭鑿空,深度要有半尺,旁邊開一小孔,下面有兩橫槽。另外,還要把一塊稍小的石頭去邊,鑿成一個圓形,上面開兩橫槽。

木匠的活計要複雜一些,就是做兩個大軲轆,可以纏繩子的那種。

在這之外,周衝還用豆子換了一口大銅鍋,請人砌了一個大灶臺。還專門訂製了一支長長的銅鏟,裝了一個木柄。

這事有點稀奇古怪,孫老頭好奇,問周衝用來做啥?周衝笑言:“你老放心,包準遂了你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