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兄請進屋,包準讓你見識見識。”
兩人進屋,孫老頭送上熱水,自去灶下和老伴忙活飯菜。曾遙喝口熱水,看著在屋外的村民,問道:“周兄,你這裡咋這麼多村民?現在可是農忙時節,不去幹活,卻在你這裡瞎耗,也不怕王法。”
為了適應群雄並爭的需要,商鞅變法之後,秦國之民在農忙時節要全力農桑,不得偷懶,不然的話要受到懲罰。
周衝正為這事煩惱,有點無奈地道:“曾兄有所不知,他們是來換油。可是,我只有一個石窩,自己用都有點困難,哪裡有油換給他們。”
曾遙放下瓦罐,道:“周兄,請恕小弟直言,這就是你的不是了。”
買賣貿易要自願,周衝不願換那是他的自由,咋又成了不是了,周衝還真有點想不通道理,問道:“曾兄這話怎講?”
“我有幾個問題請教周兄,還請周兄直言。”曾遙也不等周衝說話,直接問道:“請問周兄,油對村民可有好處?”
這還用問嘛,那還不是明擺著的事,要是沒有好處,那些村民就不會來換了,周衝點頭道:“有了油,可使他們的飯食可口,對身體有好處,身強體壯也就不在話下了。”
曾遙很是贊同:“這就是了。這是舉手之勞,周兄何樂而不為呢?周兄一己之仁,惠及無數村民,這是莫大的善事。再說,當今之勢,大秦帝業漸成,但是山東諸國仍在抵抗。大秦要成就帝業,必須征戰,要征戰必養軍,要養軍必先實民,讓百姓身強體壯實是於國於民的大事呀!”
於這些軍國之事,周衝可沒有多少興趣,心裡想即使他不來到這個世界,秦國還不是要統一?秦始皇統一國家,沒有豆油還不是一樣完成了嗎?笑道:“曾兄急於時勢,周衝感佩。不過,那是肉食者的事,我一介草民,不聞軍國之事,不在其位則不謀其政。”
曾遙可不敢苟同他的話,辯駁道:“國之興亡,匹夫有責,周室衰弱,移鼎之勢已成,能定鼎神州者,非大秦莫屬。周兄若行一善事,則功在千秋,史冊留芳,豈不美哉!”
從內心來說,周衝是很想答應村民的請求,可是他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憑他一人之力哪裡能夠做得來,苦笑道:“憂國憂民固然是好事,但我周衝不是這塊料,就不自苦了。”喜歡歷史的周衝知道秦始皇刻薄少恩,要是自己真的憂憤時勢,和他拉上關係,一個不好就是殺身大禍,才找託詞。
“周兄,請聽我給你做個喻意。”曾遙打比方說:“毛廁裡的老鼠整日裡只能與臭氣為伍,凡有人如廁則倉皇逃遁,而倉廩中的老鼠食用足,安逸終日,這其中的原因何在?”
“這個鼠論很耳熟,好象在哪裡聽到過。”周衝思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