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剛才推理虛擬人時全程都在規避謊言,說明你也不確定,虛擬體與實體的區別,究竟是不是殺謊者的位置。”

陳然瞥了他一眼:“在副本中玩家最終獲得點數,與審判數量有關,因此玩家一般都會把殺謊者放在順手的位置,便於快速拔槍審判或者使用技能。”

“左撇子是少數,大部分玩家會把殺謊者別在右腰。”

“那麼,被製造出來的虛擬人,殺謊者應該別在左腰。”

“如果,本體是左撇子,被製造出來的虛擬人,我想殺謊者應該是別在右腰的吧?”

“而且,虛擬人的出現,往往會伴隨虛擬世界覆蓋,或者隱身之類的,因此當一個陌生虛擬人出現在玩家面前時,光靠殺謊者的位置,很難辨別,究竟是本體還是虛擬人。”

每個技能都有缺點。

陳然之前實驗過。

他推理出李好是虛擬人時。

觸碰李好。

但被殺謊者彈開,當時他就意識到,隱身的李好可以與虛擬人李好重疊,簡單來說……

陳然觸碰虛擬人李好,其實觸碰到的是隱身的李好。

也就是:虛擬人李好與本體李好站在同一個位置!

從這點也證明了,穿模是洛行川設計的自我常識陷阱!

想想就覺得可怕。

他們從一開始,就在構建陳然的自我常識,目的就是想讓陳然說出:穿模會讓虛擬人消失。

既然,穿模不會讓虛擬人消失,那麼虛擬人幾乎……

沒有缺點!

這是不可能的,因此陳然開始懷疑自己的常識。

根據他遇到的所有虛擬人的共同特點,最終得出結論:辨別虛擬人的方法,只需要確定其殺謊者的位置,是否與其本體殺謊者的位置相同。

很簡單是吧?

那麼問題來了,當你遇到一個陌生人,你怎麼確定這個陌生人是不是虛擬人?

無法確定!

只因,你不知道他本體的習慣,或者說,你不知道他本體在中技能前,殺謊者的位置。

還沒完。

虛擬人殺謊者在右腰,突然這個虛擬人消失了,本體出現了且殺謊者在左腰。

你該怎麼確定,是本體隱身了,還是虛擬人消失了?

還是無法確定!

越是推理,陳然越發現,不斬自我,遇到這種虛擬技能,簡直就是頂級折磨。

“我還有點想不通,兩位中年大叔為什麼會審判你?”

聞言,陳然笑了。

“你沒發現,你們三人的技能會產生某種奇怪的反應嗎?”

一個製造虛擬人,還讓三人處於隱身狀態。

一個讓人忘記數量,讓三人不知道有多少人被隱身了。

一個讓人產生好感,虛擬人李好說出他的技能叫鳩佔鵲巢。

陳然說,李好的技能不可能叫鳩佔鵲巢。

受好感度的影響,因此兩位中年大叔,確定李好的技能就叫鳩佔鵲巢,從而判斷出陳然【癲狂】時說的話是謊話。

於是兩人審判陳然。

“一路上我們在聊天時,我發現你的技能很強,按理說這種好感度影響的是超我,但應該還沒達到超我技能的強度,要不是我修了上善若水,估計會和他們一樣這麼信任你。”

李好問陳然該怎麼解密。

陳然就立刻告訴他。

從上帝視角來看,李好的技能非常誇張,按理說,他與其餘四人是競爭關係,但四人在準備使用技能坑死陳然前,都會告訴李好他們的技能是什麼,讓李好提前做好防止被坑的準備。

就這麼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