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朱勇叮囑 (第2/2頁)
大明:從改變土木堡事變開始 臨城往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亡,你要往好處想,他們雖然戰死了,可是保護了多少無辜百姓.”
王夫人心裡知道朱勇為何進府之後就悶悶不樂,以前出征回來他也是這樣。
“這次的傷亡實在是太大了,戰死了三萬多人。
若不是有佶兒在,後果不堪設想.”
朱勇嘆了口氣,接著就把這些日子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以前只知道佶兒身手很好,如今看來縱然是項羽再生,也不過如此啊.”
王氏是大戶人家的小姐,父親王同曾經做過都督,也是有見識的人。
聽聞朱勇說起朱佶在戰場上如何勇武,著實十分驚訝。
“我也不太清楚,從他十歲以後我就沒跟他交過手。
這臭小子力氣太大,真是應了那句話一力降十會。
更何況他還十八般武器樣樣精通,我都懷疑是不是武曲星下凡.”
“這也是件好事,咱們本就是勳貴世家,以他的身手只要不犯逆天大罪,這輩子都不會有什麼坎坷.”
提起朱佶,朱勇的心情好了一些。
“是啊,說不定咱們朱家能和徐家一樣,一門兩公.”
王氏點了點頭,接著有些開心的說道。
“誰知道這小子有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伯爵倒還好說,以他的功績莫說是伯爵,要不是因為年紀尚幼,封個侯爵也不再話下.”
“不過這公爵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咱大明朝除了開國和靖難之後,哪裡還封過公爵?”
朱勇搖了搖頭,一門兩公何其困難啊。
夫妻二人的私話,朱佶當然不知道,此時的他正在自己的院子裡,手持一把長刀舞的虎虎生風。
他的院子裡放著一個兵器架,上面擺著各種兵器,下人們瞭解他的習慣,知道他今天回來,因此專門搬了出來。
透過這次戰爭,他發現鐧固然很帥,可是戰場上還是有些弊端,那就是太短了。
薛綬的長刀,他也試過,可是面對著重甲的對手很難有效。
長槍倒是可以破甲,問題是刺完一個人,再拔出來不容易。
實在不行,就只有把鐧加長,要不乾脆就弄個長鐵棍或者銅棍算了。
其實面對騎兵這麼吃力,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大明火器太差。
眾所周知,馬克沁發明之後,騎兵基本就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現在這個時候算得上是騎兵最後的輝煌,再過兩三百年,西方的騎兵漸漸的便不再著甲。
原因很簡單因為沒有用,不管是火炮還是火槍都能輕鬆給騎兵殺傷。
與其裝備厚甲,倒不如裝備不披甲提高機動性。
還是得想辦法提高火炮或者火槍的威力,才能更好的對付塞外騎兵。
火炮朱佶不懂,可是火槍多少知道一些,什麼火繩槍、燧發槍、膛線、紙殼子彈。
得想辦法改進一下火槍,這樣不管是以後再打瓦剌、或者是大航海時代都能派上大用場。
想到這裡,朱佶便放下了長刀,往前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