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是聖人,也是罪人 (第1/2頁)
大明:從改變土木堡事變開始 臨城往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冠軍伯,這些東西你是怎麼想到的.”
馬歡走了之後,朱祁鎮覺得十分奇怪,外界都傳言朱佶傻傻的,怎麼會想這麼多稀奇古怪的東西。
“回陛下,臣從小就有這些疑問,又沒辦法和別人說,只能自己在那裡瞎想.”
朱佶恢復了日常的憨憨狀態,撓了撓頭說道。
“是啊,在很多人聽起來這些都有些離經叛道。
朕小時候,先生們教朕,只讓朕讀四書五經,經史子集,別的東西不允許朕看.”
朱祁鎮有些老氣橫秋的說道。
實際上他的歲數並不大,今年也不過22歲,也正是因為他這個年紀思維還比較活躍。
若是年紀再大一些,朱佶這些話,只怕是也不會聽。
“先生們這也是好意,雜書畢竟是小道.”
劉僧看出來朱祁鎮興致不錯,便在一旁規勸道。
“這個道理不用你說,朕也知道,不過若是所有人都去研究大道,有些東西就會沒落了.”
朱祁鎮瞥了劉僧一眼,只覺得有些好笑,這個傢伙倒是個聰明人。
以前劉僧幾乎從來不在朱祁鎮面前發表自己的什麼看法,方才朱祁鎮表示要廣納諫言,他就開始勸說自己。
上有所喜,下有所投,便是這個道理。
“陛下所言極是,在一些讀書人看來,除了科舉其餘的都是小道。
可實際生活中,對生活幫助最大的反而是小道,吃穿住行都是如此.”
“上古聖賢從未讀過四書五經,神農嘗百草、倉頡造字、軒轅造車船,伏羲演八卦.”
“筆墨紙硯的發明製造者都不是那些飽讀詩書的大儒,上陣打仗衝殺的也是普通的將士.”
“這些在那些讀書人眼中都是小道,可是日常生活離不開這些。
反倒是那些讀書人,讀了些書,會做八股文章,到地方上做官。
結果什麼都不懂,還得靠下面的小吏.”
“孔子說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現在這些讀書人,有幾個懂得騎馬、駕車,會射箭的有幾個,通算學的又有幾個?”
朱佶倒是對朱祁鎮的說法十分贊同。
“陛下奴婢覺得冠軍伯說的不對,孔子之時講君子六藝,那時候人才很少。
現在懂得騎馬、駕車、會射箭的人很多,戶部各地衙門賬房也都懂算學,讀書人自然沒有必要研究這麼.”
劉僧今天來了勁來,想要好好表現一下自己。
“當然有必要,臣舉個例子,一個讀書人前往一個地方做官。
他不同算學,是不是各地衙門賬房怎麼做賬他完全不懂.”
“他去輕點府庫,想必也不會親自動手,而是讓手下幕僚或者庫房自己查驗.”
“賬目看不懂,查驗自己不做,他最終得到的結果只能是下面人讓他看到的.”
“幕僚跟著官員,為的是自己賺些錢,如果當地的官吏互相勾結,給幕僚一些好處,想必他們也會當做看不到.”
“最後的結果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苦的只能是當地的百姓.”
朱佶心說你來的正好,理不辯不明,互相爭論,才能讓朱祁鎮知道正確的答案。
“奴婢覺得不對,幕僚跟著官員,官員對他們有知遇之恩,怎麼可能隨意收受賄賂,難道他就不怕別人告發麼!”
劉僧搖了搖頭,覺得這麼做風險太大。
“當幕僚和下面的官吏眾口一詞,你覺得官員是信他們的,還是會心告發他們的人的?”
朱佶反問道。
“會聽幕僚和官吏的.”
這次不用劉僧回答,朱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