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風帆揚起,趙政站在他的方舟船頭,身後飄揚著象徵著大荒帝國的旗幟。
是的,三苗叛軍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了平亂的帝國軍隊,荒禹也任職平亂大將軍,同時兼職司空。可以說目前的大荒,除了中樞之地,周圍的四夷之地都要受荒禹的節制。
在這個還不知道“挾天子以令諸侯”,不明白師出有名含金量的時代,趙政會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權謀。
而在帝都,那個為太師荒舜獻計的臣子,已經被當街處死,罪名也是一個莫須有的。
起初就是此人向荒舜獻策,表示內亂因三苗而起,是大家都看到有人帶頭所以這樣做了,只需要降下一道旨意,招降荒禹,不論荒禹答應還是不答應,大荒其他勢力必然有所忌憚。若是荒禹拒絕當可使用雷霆手段,殺雞祭猴;若是荒禹接受則可令其平亂四方,也可安定天下。
然後太師荒舜就採納了這個建議,荒帝堯百般不願也是不敵,只得答應下來,下旨命荒禹領平亂大將軍兼任司空。而荒禹也是當即表示自已一直衷心於帝國,和祝融不過是意見不合導致的一些紛爭,現在三苗已定,立刻就接旨上任大將軍。
坐鎮帝都的荒舜看到回報,立刻就深感不妙,雷霆大怒間也發現了端倪,大怒之下立刻就將那名獻計的臣子處死,累得整個帝都人心惶惶。
歸順後的三苗部落相當於有了一把尚方寶劍,重不在寶劍本身,而在於上斬奸佞下斬小人,如何定義奸佞小人,權柄盡在趙政之手。
而根據瑤姬的情報,趙政定位了十二條“龍”。根據瑤姬所說,連山的記錄來看,龍一共有五個進化階段,分別是虺(huǐ)、蛟、天龍、角龍、應龍。
最初像蛇,全身覆蓋細密鱗片的便是虺(huǐ),而後漸漸有了水性,通識水道後進化為了蛟,在水中蛻變沉寂,一遇風雲便化龍,這時候才是真正可以稱為龍,這種時候的龍也具備了飛行的能力,成為了大氣生物,所以也被稱為天龍,而在此間以下的皆為地龍。
瑤姬給出的十二條龍皆是這個階段的生物,他們不具備強大的神通能力,只是靠強大肉體能力去捕食和生存,然而他們身上的每一個部分都是極其稀有的材料,龍鱗可做護甲,龍筋可製成弓弦,而其骨血更是鍛體的寶藥,這些在連山的傳承中都有記錄。
而成為天龍之後需要渡天劫經歷雷霆鍛體才能成為有角的天龍,這時候的龍已經達到了肉體的極致,相當於人類的至人之境,但是因為其本身的身體強度和體型的緣故,所以百人不可敵,這時候就被稱為角龍。
再之後,角龍又需無盡歲月,透過額上雙角為契機,溝通天地,領悟神通法則之力,又幾百年達到能夠呼風喚雨,施雲布雨的境界,這時候便被稱為應龍,由天地應運而生之龍,其所統治的一方天地即為龍威所在之處。
根據神秘女子疑似嫦娥的指點,斬龍劍擁有破除龍威的能力,也就是說荒帝堯其實是希望他們能夠直擊應龍。而連山的記錄並沒有對於應龍的記載,只是傳說東面的大海中可能會有這樣的存在,但是東海在大荒一直都是禁忌的存在,即使鑿開龍門,荒禹也不敢踏足東海之濱。
趙政考慮再三以後,還是決定將目光放低一點,先從天龍、角龍著手,看看在這個過程中能不能再次提升。
目前團隊天花板依然是荒黽,荒禹那天大發神威完全就是手中那根“定海神珍”的功勞,但是經此一役後,神珍也沒有了能量陷入了沉眠之中,目前只能夠當做一柄比較強力的神通造物,並不具備“神器”的威能,即使這樣,趙政每次看到還是一陣眼熱得想要動手掏走,畢竟誰不是從小看大聖爺玩兒這棍子的。
思緒不斷,行程也沒有斷,一路上趙政都在研究神珍,但是奈何神珍就跟一塊石頭一般,毫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