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山部隊就這樣依著趙政的指揮,沿途或打或殺的來到了九黎赤城十里。

這時的部隊前方,不僅僅有著連山的大纛(dà dào),這是一面巨大的軍旗,起初只是取了一塊麻布,上面塗抹著泥土,繪製了一個連山的標誌,而後漸漸地旗幟周圍全是一個個頭顱。那些頭顱都是一路行來斬殺的部落酋長,從遠處只看得出一陣詭異血腥,而近處看去卻是說不出的森然恐怖,也是由於它上面懸掛的頭顱越來越多,趙政他們後面的行程也越來越順利。

而他們降服的部落也全部由連山派人來接手,斬其酋長滅其精銳,全部淪為奴隸,為後續的南夷戰爭做人員儲備。本身連山部落很牴觸這種行為,但是當連山長者全部一致同意之後,來自趙政的一些針對奴隸的方針也緩步開始進行。

奴隸制雖然對於後世並不可取,但是對於生產力低下,文明不健全的時代,顯然這種方式會更好的建立一個主權集中的國度,而趙政現在需要的就是隻有一個聲音,這樣他才能夠在接下來的戰爭中獲得臂助。

當然不僅僅是他們這個方向,水又也在他們出發的同一時間採取了同樣的方式進行武力鎮壓,目前整個三苗亂還是挺亂的,但是局勢也是日漸平穩,不出一週時間,整個三苗都將歸於水又和連山的統領之下。

趙政這次的引蛇出洞之局其實已經完全展開了,九黎赤城是他的棄子,而赤雄的九黎精銳是他的餌,引出的也不是什麼災星移位,而是人族內戰背後的幕後之人。

趙政需要知道到底是哪一方勢力想要除掉人族荒炎帝派系,而這一環扣一環的局中還有趙政對於局勢的分析,他更想知道當年的真相和將要與他同一戰線的戰友會是何方神聖,雖然那個名字已經呼之欲出。

趙政的部隊在南面迎下了不少逃出來的人,其中有不少蠻族的部落以及九黎赤城中的居民。九黎赤城中的九黎族人都大半被早早遷離去了連山,而剩下的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的,趙政也沒有救下他們,虛虛實實之間,他們就將是那部分實,兵者詭道也。

趙政從來都不是一個善良的人,從他策劃“封狼居胥山”之戰就能看得出來,慈不掌兵,趙政從來都不避諱舍小利而謀大局,只不過這種事情從來都不能放在明面上。

因此他接納這部分逃出的人,給予他們食物、飲水,卻沒有給他們自由,而是攜著他們去往靠近水路的山脈埋伏,這些人雖然不明白他的用意,但是迫於無奈還是隻能順從的跟著。

此時的趙政並沒有按照預定計劃前往水又,因為他心中有些惴惴不安,似乎局勢過於順遂,而按照卦象來看,應當有些波瀾,因此趙政選擇了適時改變策略,不再前往水又,而是去往帝都來人的必經之路,他需要去收集一些資訊,來撫慰他不安地內心。

順著水路返回的荒禹也接到了水又的通知,按照趙政的計劃到達了佈置有陣法的山脈水脈之間,這裡山川險峻,河流縱橫,而中間是一片淺談,本就是一處天險之地,而後因為陣法的緣故,四周又被層層迷霧遮掩,從外面完全無法看透內部的情況,而這也是趙政特別佈置的,情報一直都是戰爭的核心要素,水又和連山的陣法並不具備強力的打擊能力,但是對於環境的運用卻是有獨到之處,所以趙政對於佈陣的核心就主要是困陣和迷陣,藉助天險山脈和水脈,趙政估摸這36方陣至少能夠困住三五天時間。

荒禹前腳進入天險之中,連山重的部隊也已達到,在水又族的引路之下,也是輕易的進入了待命位置進行部署,因為他們攜帶了不少物資,所以整個營盤也是很快就佈置得有了雛形。

而追擊他們的赤雄後腳也跟著到達,此時懵逼的九黎族精銳戰士才恍然,原來這只是一齣戲,雖然他們不明白整個原委,但是如今他們的妻兒老小大多都已經安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