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了之後的劉相,也一下就想明白,當初為什麼司亮在和德國人簽訂合約的時候,會將違約的賠償定的那麼高。
要不是相信司亮不會坑他,當初的劉相可是堅決不同意簽署這份有問題的合同的。結果到幾天,劉相終於知道了這是司亮早就算計好的。擺明了就是在等德國和華夏斷交。
他也好名正言順的撕毀合約。
畢竟,要償還的貸款對於日進斗金的司家來說,也是一件非常肉疼的事情。
現在好了。可以不用還了,將這筆錢節省下來,多製造一些武器,彈藥,用來抗戰。
想通了之後的劉相,直接就一推二五六,直接不在管和德國人合約的事情了。
隨著南京的失守,第七戰區的兩場勝利就顯得更加的耀眼了。儘管國府已經儘量的將功勞往常凱申和軍委會的身上扯,可是華夏的民眾還是非常好奇蜀軍的情況。畢竟蜀軍和劉相在民國也就在西南三省有點名頭。
在整個國府當中,劉相的聲望和閻錫山,馮玉祥。甚至是韓復渠相比,都還要差上一節。
雖然蜀軍在抗戰初期,就積極的相應了國府的號召,帶領蜀軍千里迢迢的趕赴山西和淞滬戰場。可是因為國府故意的刁難。雖然蜀軍在戰場上浴血奮戰,卻從來沒有得到國府的支援。反而是刁難和辱罵。
鄧錫侯,孫震率領的二十二集團軍更是象皮球一樣,被踢來踢去的。這也就導致蜀軍在整個國府的戰鬥序列當中名聲不顯。
這次,卻突然在國府丟失南京的關鍵時候,打了兩場勝仗。
這就不得不讓人好奇蜀軍到底是什麼情況了。
於是大量的記者就要來採訪劉相和他率領的二十三集團軍。
雖然,國府出面,襠下了不少的記著,可是總有人還是趕到了廣德,要求採訪劉相。
劉相得知有記者來採訪他,原本是想要將記者給帶到現在司令部的。
可是鄧漢祥站出來阻止了。
因為,司亮的情報網已經傳遞了情報,所東瀛方面現在已經將劉相和蜀軍視為了眼中釘。
要不是南京城的戰事牽扯到了東瀛軍隊的注意。這個時候,東瀛方面營開始調動兵馬來圍剿蜀軍了。
可是兵馬未動,東瀛的間諜機構卻開始收集劉相司令部的訊息了。
準備找到了劉相的司令部之後,調動飛機進行轟炸。
在情報當中,司亮還特意提醒了鄧漢祥。敵人有可能會藉著記者的身份來打探司令部的訊息。
果然不差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雖然記者當中沒有東瀛的間諜,卻查到了戴雨農派來的臥底。
陳誠得知這個訊息之後,非常的惱火。要知道這些記者的證件可是他簽字頒發的,結果卻是戴雨農的間諜。
這讓剛剛和國府緩和了關係劉相。會不會翻臉,陳誠實一點把握都沒有。
要知道浙江省省主席的位置可是還在劉相的手中。
加上劉相和蜀軍剛剛打了勝仗,和國府剛剛丟了南京的事情相比。明顯是劉相說話更有底氣。
加上現在國府已經準備遷往山城,劉相雖然已經讓出了蜀地的政權。
可是要是鬧翻了,國府想要平穩的接收蜀地,將蜀地經營成大後方,就會很麻煩。
這樣牽一髮動全身的事情,陳誠不想因為間諜的事情被破壞了。
於是一封電報發給了侍從室。隨後,常凱申便給劉相一封電報,安撫劉相,還要懲罰戴雨農。
可是在劉相和蜀軍的將領來看,常凱申這就是在演戲。只不過劉相也不想因為這件事在和國府發生衝突,也就順水推舟將人給放了。
可是劉相這邊是放下了。因為辦事不利被責罰的戴雨農卻沒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