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寧靜的午後,陽光灑在餘姚東埠頭的土地上,一位名叫張鐵鋼的三五支隊老兵,回憶起了五十六年前那場驚心動魄的戰鬥,眼中閃爍著激動與懷念的光芒。

那是抗日戰爭時期,餘姚的土地上時常遭受日寇的蹂躪。百姓們生活在恐懼與困苦之中,糧食被掠奪,生命受到威脅。就在這時,英勇的三支隊四大隊 2 中隊,在中隊長觀傑的帶領下,堅守著這片土地,捍衛著人民的尊嚴。

那一天,中隊長觀傑獲悉了一個緊急情報,鬼子在附近的村子裡大肆搶糧,並且準備帶著掠奪來的糧食經過東埠頭。觀傑目光堅定,他深知不能讓百姓辛苦種植的糧食落入敵人之手,更不能讓敵人的囂張氣焰繼續蔓延。他當即決定,在東埠頭設下埋伏,給日寇以沉重的打擊。

戰士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悄無聲息地進入預定的伏擊位置。東埠頭的地形複雜,有茂密的樹林,有高低起伏的山丘,這為伏擊提供了絕佳的條件。觀傑精心部署著每一個戰士的位置,確保火力能夠相互支援,形成一個嚴密的包圍圈。

張鐵鋼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心情依然澎湃。他說:“我們趴在草叢中,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手裡緊緊握著槍,只等中隊長的命令。”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戰士們的心情愈發緊張,他們知道,這一戰關乎著百姓的生計,關乎著抗日計程車氣。

終於,遠處傳來了日寇沉重的腳步聲和嘈雜的說話聲。敵人毫無防備地走進了伏擊圈,觀傑一聲令下:“打!”剎那間,槍聲、手榴彈的爆炸聲交織在一起,打破了東埠頭的寧靜。

日寇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暈頭轉向,一時間亂了陣腳。但是,他們畢竟訓練有素,很快就開始組織反擊。子彈在戰士們的頭頂呼嘯而過,硝煙瀰漫。

觀傑身先士卒,他手持著槍,勇猛射擊,口中不斷喊著:“同志們,狠狠地打!”在他的鼓舞下,戰士們士氣高昂,奮勇殺敵。

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敵人企圖衝破包圍圈,但都被戰士們頑強地擊退。然而,在激烈的戰鬥中,觀傑不幸被一顆子彈擊中,鮮血染紅了他的衣衫。但他咬緊牙關,仍然堅持指揮戰鬥。

“中隊長受傷了!”戰士們的心中一陣揪痛,但觀傑大聲喊道:“別管我,繼續戰鬥!”

戰士們懷著悲憤的心情,更加勇猛地向敵人射擊。經過一番激烈的拼殺,日寇終於抵擋不住,丟下了一具具屍體,狼狽逃竄。

這場戰鬥,成功地擊退了日寇的搶糧隊,保護了百姓的糧食。但觀傑因傷勢過重,最終壯烈犧牲。

張鐵鋼講到這裡,聲音哽咽:“觀傑中隊長是我們的英雄,他的英勇和犧牲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

東埠頭的戰鬥,成為了三五支隊的光輝一頁,也讓餘姚的百姓看到了抗日的希望。他們知道,有這樣英勇的戰士在,勝利終將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