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主動認錯,倒讓所有人頗感意外,即便認為他是表面功夫,能讓桀驁的小霸王說出這種話,也實屬不易了。

半晌無人說話,孫策又說道:“今天下分崩,朝綱不振,吾拜受討逆將軍、封爵吳侯,自當勠力報國,匡扶漢室,不復濫殺無辜,敬賢愛士,當以天地為鑑!”

說完話,他將杯中酒灑在地上,向在座眾人躬身施禮,態度十分誠懇。

一片沉默之中,張允終於起身言道:“此番天現異象,實在讓人震驚,不知吳候經此大難,有何感想?”

他畢竟老成持重,孫策先以情認錯,又以吳侯的身份作誓,這時候要是再不給他面子,那就有些不識好歹了。

不管怎麼說,討虜將軍和吳侯是天子詔封的,孫策以後肯定要統領江東,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

孫策微微頷首,示意張允坐下,言道:“某乃一介武夫,大道理就不和大家講了,這段時間臥病在床,半睡半醒,偶有心得,做成一首詩,恐怕貽笑大方.”

顧雍聞言倒有些好奇,抱拳道:“吳侯在生死之間所得,必是感悟天地誌誠之詞,吾等倒要洗耳恭聽.”

“那就獻醜了!”

在眾人吃驚懷疑的眼神之中,孫策輕咳一聲,做了個自認為瀟灑的動作,緩緩吟道:“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打擊老天真。

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

醉生夢死誰成器,拓馬長槍定乾坤。

揮軍千里山河在,立名揚威傳後人.”

“妙哉!”

一首詩讀完,滿堂震驚,片刻之後,顧雍第一個撫掌讚歎,言道:“此詩雖由五言增為七言,但字句整潔精妙,感悟至深,又不乏豪情壯志,令在下受益匪淺.”

“這七言詩果然別出心裁,清新絕妙,實為上佳之作!”

眾人也都紛紛點頭,這首詩並沒有多深刻,一聽即懂,卻又十分規整,朗朗上口,既新奇又不失深刻,竟挑不出半點毛病來。

漢末文學剛在漢靈帝組織的鴻都門學引導下,由漢樂府詩向詩歌轉變之中,大多以樂府詩和五言格式為主,七言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聽聞吳侯被天雷打通靈竅,七步就能成詩,今日大會賓客,群英薈萃,吳侯可否以此為題,臨場賦詩一首,教我等也見識見識?”

孫策扭頭看去,見說話的正是張允身邊一位十五六歲的少年,正是張允之子張溫,又回頭瞪了孫翊一眼。

孫翊脖子一縮,嘿嘿乾笑道:“大哥,這話可是你說的,小弟幫你宣傳造勢,長長威風,這沒毛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