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唐老爺子現在還真是覺得當初自己草率了……最早為什麼老爺子同意讓唐雲堯拜師郭得剛呢,一來是確實看好老郭這個人,有股子狠勁兒,以後能成大事兒的那種。

再一個唐雲堯的手藝其實絕大部分是他教的。

當初90年代,也就是老郭兩進京城結果都以失敗告終的時候,唐雲堯湊上去跟著人家學的相聲。

真算得上是開山大弟子。

要光說這個其實沒什麼,還得是唐雲堯願意才行。

一來是師父對自己人那真是沒得說,當初唐雲堯跑進京城投奔師父郭得剛的時候,人家明知道多來一個人就是多一張嘴吃飯,在年景不好的時候也願意留下他。

二來是唐雲堯自己知道,跟著他混以後肯定能混整了。

縱觀整個德芸社,跟老郭師兄弟,混上管理層的有幾個人?沒有。

基本上都是他自己的親近班底把持著。

大管家王禹欽是小舅子,王海是最早跟著師父的經紀人。

於大爺,高師叔他們更多的是地位上尊崇,但實際上不參與決策。

反而是幾個徒弟,欒筠平混上了副總,其他有模樣的徒弟幹上了隊長,反過來倒是管著一幫師叔師大爺。

所以啊,輩分這個事兒在德芸社管用,也不管用。

這就是好多人都覺得唐雲堯他明明可以找個文字輩的相聲前輩拜師,然後再加入德芸社不行嗎?可現實就是:不行。

師叔師大爺就是個榮譽稱號,掌握不了實際權力,最多跟高老闆似的,管著教學那個清水衙門去了。

所以當時唐雲堯就削尖了腦袋也打算拜師。

唐老爺子之所以沒反對,是因為在他看來這不叫事兒,要是郭得剛成事兒了,那就無所謂了,大家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要是他鬥敗了,大不了以後就換個師父唄。

這一點老爺子還是罩得住的。

改換門庭什麼的,其實不叫事兒。

唐雲堯有一個師弟,也做過他的搭檔,李筠傑,也就是咱社會東的兄長。

他本來的師父是楊進銘,後來倆人一合計,讓李筠傑改投到師父郭得剛門下的。

老爺子其實想的很周到,只不過這都是他自個兒心裡頭的想法,不會跟外人去說的。

但是眼下的難題是,唐雲堯如果想要在評書門拜師,那就是相當於相聲文字輩的先生了。

確實不太好辦。

但是吧,唐老爺子現在覺得,還是應該叫他拜個評書師父,畢竟唐雲堯該學的技巧早就會了,眼下就是缺個名分。

唐闊元這一支往上倒。

屬於是評書三臣之一的鄧光臣這一支(評書門第二代的三位演員,何良臣,鄧光臣,安良臣)。

老祖是第六代藝人海文泉。

按照唐雲堯的記憶,好像這位海大爺好像是沒有有記載的傳人的,難不成是自己亂入的結果?看著自家爺爺起了犯了難,還是唐雲堯最後建議,要不就找找那相聲門裡頭沒輩分的先生拜一個得了。

老頭兒聽了也是眼前一亮,連連點頭說這個主意不錯。

其實老爺子也是當局者迷,光想著兩家輩分的事兒去了,沒注意到其實還可以用另一種方式解決。

有了方向,老爺子就把自己歷年來認識的評書老藝人過了好幾遍,想著有沒有符合條件的。

之前唐老爺子一直覺得自己身子骨還行,對這事兒也就沒怎麼放在心上,想著:不著急,等以後再說唄。

這回一住院,老爺子算是看開了,這人吶,不定什麼時候就沒了,所以趕緊把後事安排好才是。

就比如唐雲堯的評書門輩分這事兒,老爺子這回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