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呢?

“玩玩就好,沒有必要為了物品,而強迫自己去幹、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茉莉說道,“每個魔女都有自己擅長與不擅長的事情,你可能不擅長占卜術,但是你說不定擅長其他的領域。十事半通,不如一事精通。”

茉莉猶豫了一下,欲言又止。

她本來想問問小空,你喜不喜歡畫畫?但是想了想,還是算了吧。

如果自己問小空的話,那麼出於種種原因,小空肯定會說喜歡。但是不是真的喜歡就不一定了。

茉莉覺得,想知道小孩子喜歡什麼,沒有必要去問,小孩子喜歡的事情,會自己主動去做的。

大人們細心地觀察就好。

至於什麼……“引導”孩子,讓她主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茉莉覺得那不是“引導”,而是……我想讓孩子主動去做什麼。

是……把我對孩子的某種期望,以所謂的“引導”的說法與方式,強行加到孩子的身上了,並且還告訴她,這是你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你的愛好,你做這件事情是快樂的。

是不是真的快樂,或許只有孩子自己知道,而比這更可悲的是,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快不快樂。她只是相信了大人的話,認為這麼做是快樂的,痛苦的承受著這份所謂的“快樂”與“愛好”。

在茉莉看來,以小空的能力與天賦,只要她肯認真鑽研繪畫,那麼未來即便成為不了完美出眾的藝術家,成就肯定也不會太差。

說不定都能成為超越水晶蘭的藝術家。

但即便如此,茉莉也沒有問出,你喜不喜歡繪畫?之類的問題。

她不想讓“老師是為了我好”,或者是“我這麼做,會讓老師開心”之類的話,出現在小空的觀念中。

自從成為了小空的老師,這四個月以來,茉莉時不時便會思考起幾個問題:

我不快樂,但是我的成就很高,這樣的人生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我沒有什麼本事,但是我活得很快樂,這樣的人生就一定是糟糕的嗎?

我的成就很高,我就一定會快樂嗎?到底是誰得到了真正的快樂?我真的成功了嗎?到底是誰成功了?……

茉莉不知道、沒有想出這些問題的答案,思考到最後,她往往會覺得,這種問題沒有什麼意義,世界上也沒有那麼多所謂的對與錯,具體的問題需要具體分析,不能妄自下定論。

有些事情,今天她認為是正確,明天可能就不會那麼想了。

但即便如此,這些問題,她不能不去思考。

茉莉倒是希望,小空既能活得快樂,又能有很高的成就,天賦還能像自己一樣好,這樣的話,她就不用費這麼多腦細胞了。

要麼就像啦啦一樣,茉莉能看到啦啦每天活得很快樂、吃得越來越多、身體一天比一天棒……就已經相當心滿意足了,根本不會去思考,啦啦以後能有啥成就?

能讓啦啦活得快樂就不容易了,要啥“腳踏車”?

“老師擅長什麼魔法?”小空的話引回了茉莉的思緒。

“擅長什麼魔法?”

“嗯,您剛才不是說,每個魔女都有自己擅長與不擅長的事情嗎?十事半通,不如一事精通。”小空像模像樣地學道。

“……”茉莉猶豫了片刻,實話實說道,“我……什麼魔法都會一點點。”

“那你什麼魔法不擅長呢?”小茉莉問道。

沒有不擅長的……

“……相比之下,我對占卜魔法可能不算特別精通。”

“您的占卜魔法也不好嗎?”小空天真地問道。

既然老師的占卜魔法都不好,那麼這門魔法可能是真的難學……奇怪,小老師為什麼說占卜魔法特別好學?小空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