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有所不知啊!”

聽到朱銘的詢問,劉三本的臉上立馬浮現出無奈地笑意。

原來,和戶部其他的官吏不同,劉三本這個戶部郎官的職位,並不是他靠科舉考來的,而是靠著家裡的恩蔭得來的。

他的父親也是跟隨老朱打天下的武將,當年也曾立下一些不大不小的戰功,雖然說,劉三本父親的功勞跟徐達、常遇春那些開國大將不能相提並論,但憑藉著那些軍工,想要在朝廷裡混個四五品的官職還是非常輕鬆的。

不過非常遺憾的是,劉父卻偏偏不是個享福的命,就在大明建國後不久,就因為連年征戰積勞成疾而死,就連後代也只有劉三本這麼一個兒子。

只可惜劉三本顯然沒有他父親的勇武,長了一雙三角小眼其貌不揚的同時,就連武功都沒跟父親學到一絲一毫,至於讀書也不是那塊料,連續考了幾回,也就是考了秀才。

當然了,劉三本雖然文不成,武不就,考慮到劉父畢竟也是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老臣,朝廷還是給了劉家一個恩典,讓劉三本可以憑藉父輩的恩蔭直接入仕。

去吏部報道的時候,考慮到劉三本根本不是打仗的料,這才給他分了個戶部郎官的官職。

也正因為如此,劉三本在進入戶部之前,其實根本就沒有受到過呂昶的提拔。

相反,對於呂昶而言,劉三本根本就是一個朝廷空降而來的紈絝子弟。

劉三本跟呂昶一沒有師徒情分,二沒有什麼特別出眾的才能,平時自然跟呂昶的關係相對疏遠。

在得知了這些情況之後,朱銘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

“原來是這樣,搞了半天你跟那個呂老頭是一點交情都沒有啊!難怪!”

劉三本聞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王爺,其實日子,下官的同僚也曾經暗示下官,讓下官也跟著他們一起撂挑子,好讓王爺難堪!”

聽到這話,朱銘立馬眨了眨眼睛。

“這可是討好呂大人的好機會,你怎麼就白白錯過了?”

對於劉三本的選擇,朱銘顯得有些不解。

而劉三本的回答也十分簡單。

人總要吃飯的嘛!

雖然說,他劉三本這次要是跟著那些戶部的官員們一起罷工,可以藉著這個機會好好討好一下呂老爺子,將來沒準呂昶迴歸戶部之後,會對他劉三本高看一眼。

可問題是,劉三本他窮啊!

由於老爹還沒來得及享福便病死的緣故,劉三本家裡說起來雖然也算是朝廷的勳貴,但其實並沒有得到什麼賞賜。

老爹病死之後的撫卹金,都被劉三本用來安家娶親了,因此這麼多年下來,劉三本這一家子其實全靠劉三本這個小小的六品郎官的俸祿來養活。

大明官員原本的工資有多低,大家也是知道的。

因此,即便劉三本在戶部幹了這麼多年,但是家裡其實也沒攢下太多銀錢。

這次他要是真的跟那幫同僚們一塊罷工,到時候沒了朝廷的俸祿,他劉三本一家估計都得喝西北風去!

噗嗤!

在瞭解了劉三本的心路歷程之後,朱銘不由得笑出聲來。

不過看著劉三本回憶過去時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朱銘還是連忙拍了拍劉三本的肩膀。

“放心好了,本王是不會讓你後悔當初的選擇的!”

“王爺說的是!”

面對朱銘的安撫,劉三本立馬附和起來。

雖然不知道朱銘這個暫領的戶部尚書到底能幹多久,但光是看在衣袖裡那塊沉甸甸的銀子,劉三本便覺得自己已經回本了。

反正就算他劉三本真的勒緊褲腰帶跟著呂昶罷工,將來頂多就是讓呂昶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