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前的幾次不同,傳信的錦衣衛並沒有像之前一樣,把老朱的密信交到一直在雲南盯著朱銘的錦衣衛同知俞顯手上,而是在一到雲南後便趁著夜色將書信送進了朱銘的王府。

接到老朱密信的也不是別人,正是之前以陪嫁的身份跟著沐瑤來到王府,並被朱銘收為同房丫鬟的四位繡娘。

實際上,早在得知朱銘要與西平侯府結親的時候,為了保證朱銘與沐英不要走得太近,老朱便決定要在朱銘的王府裡再安插一些眼線。

於是乎,老朱便在宮中的繡娘裡,挑選出幾個心思細膩的,送到西平侯府。

考慮到朱銘的風流個性,老朱挑選繡孃的時候,找出來的自然都是年輕貌美。

說起來,即便是老朱在看到這幾位繡孃的時候,都忍不住嚥了下口水——

雖然他跟他家妹子才是真愛,但這畢竟不代表老朱對其他女人便不會有世俗的慾望嘛!

但俗話說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為了讓自己能對雲南放心,老朱連忙擺擺手將四位繡娘送到沐英府上。

對外,這四位繡娘是滇王正妃沐瑤的陪嫁,但對於老朱而言,只有這四個繡娘留在王府,他才能時刻了解朱銘王府裡究竟發生了什麼。

看到老朱發來的密信,四個繡孃的臉上已經滿是生無可戀的表情。

從離開京城的那一刻開始,她們就再也沒清閒過!

從京城到雲南趕了好幾天路不說,一到了西平侯府,幾個繡娘沒日沒夜地幫沐瑤縫製嫁衣,隨後作為沐瑤的陪嫁,幾個人還得負責沐瑤出嫁前後的一系列流程。

好不容易捱到婚禮結束,又得幫沐瑤分擔朱銘的“恩寵”。

這麼一番折騰下來,就算是鐵打的身子也要被折騰散架了。

更別提幾個繡娘都是嬌滴滴的女子呢!

幾個繡娘無奈地對視了一眼,原以為,被老朱送到朱銘府上她們還能跟著朱銘這個藩王享幾天福,可誰承想,這差使辦得簡直比在宮裡當差還累!

不過埋怨歸埋怨,幾個繡娘終究還是不敢違逆老朱的聖意。

這不在老朱的密信送達雲南短短几天的功夫之後,幾位繡孃的回信便出現在老朱的御桌上。

不過令老朱意外的是,幾個繡孃的回信出奇的一致。

從活捉思瓦發之後,朱銘便一直老老實實地待在王府裡,只是與後院的女人們嬉鬧。

至於思瓦發謀反一事事後的處理,朱銘也沒有過問沐英一句。

實際上,就連朱銘當初帶人圍剿思瓦發,也只是因為得知自家的通房丫頭紅綃家裡一直被思瓦發欺辱氣不過,這才在激動之下帶人把思瓦發給抓了。

至於思瓦發謀反一事,朱銘完全是時候才知道的。

甚至在事後,朱銘在得知思瓦發已經糾集了上萬造人的謀反大軍之後,也是冷汗直流……

看著密信上的內容,老朱嘴角一抽。

咱就是說,編瞎話好歹也編的認真點!

且不說,早在知曉朱銘從思瓦發府上收了一個貌美的婢女之後,為了不讓朱銘被思瓦發算計,老朱便讓沐英對朱銘暗示過,思瓦發預謀造反一事。

就單說朱銘若是真的像四個繡娘形容的那樣,只是為了給府上的丫頭報仇才去找思瓦發的麻煩,那至於帶上那麼多王府的親衛嗎?

此刻,老朱心裡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四個繡娘根本沒有尊重他這個九五之尊的智商!

這種瞎話,就連三歲孩子都很難騙得過去好吧?

老朱猛地抽了口氣,在他看來,那四個繡娘肯定是已經被朱銘給收買了。

不過真正的情況,卻是跟老朱的想法大相徑庭。

實際上,四個繡娘並不是被朱銘收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