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密旨上的內容其實非常簡單。

在上次朱銘以一個相對便宜的價格談好了水泥和瀝青的配方之後,老朱自然也對珍妮機和提花織機起了興趣。

當然了,為了不讓朝廷陷入破產的窘境,老朱這次倒是並沒有讓朱銘即刻便跟安南國主談價。

相反的,老朱是想讓朱銘趁著這次前往安南的機會稍微打聽一下兩個機器的價格便好。

至於大明朝廷真正購買這兩臺機器的圖紙,恐怕要等到老朱幹掉北元之後。

看到密旨上的內容,朱銘不由得嘆了口氣。

既然老朱短時間內沒有購買珍妮機和提花織機的打算,那恐怕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朱銘都沒辦法再坑老朱的錢了。

不過仔細一想,老朱如今把精力全都集中在治理內政和對付北元上,對於朱銘來說也有著顯而易見的好處。

只要老朱的目光少往東南亞這邊看,朱銘便可以繼續實施對於東南亞土地的鯨吞計劃。

不過,更讓朱銘好奇的,還是老朱國書上的內容。

毫無疑問,這封所謂的國書其實只是老朱讓安南國主轉交給那位神秘高人的書信而已,朱銘清楚地記得,自己在心裡已經將老朱登基以來的錯誤全都列舉了一邊,甚至還給出了一些解決的建議。

按理說,老朱在將信上的那些東西搞定之前,應該沒必要給那位神秘高人回信才是!

莫非老朱又動了招攬那位神秘高人的念頭?

朱銘皺了皺眉頭,不過事實很快就證明他完全是想多了。

既然那位神秘高人已經在信中警告了老朱不要逼他入朝為官,為了不失去跟這位大才當筆友的機會,老朱當然不敢再逼那位神秘高人入大明為官。

他之所以這麼快給神秘高人回信,完全是因為在給大明官員漲工資上遇到了問題。

老朱遇上的問題說起來也非常無奈,雖然朝廷已經確定了要給官員們漲工資,可按照高人的建議,大明官員的工資至少要上漲一倍才能保證各階層官員在沒有額外進項的情況下也能養得起自己一大家子和手下的幕僚。

可問題在於,朝廷一時半會還拿不出這麼多銀子。

什麼?你問銀子去哪了?

還不是之前都被朱銘坑走了!

為了從安南購買水泥瀝青,老朱這半年多來可是沒少砸銀子,哪怕後來好不容易拿到了水泥的配方,那都是老朱砸了好幾萬兩銀子之後的成果!

再加上由於跟安南之間巨大貿易逆差的緣故,老朱現在國庫裡剩下的銀子其實已經不多了!

再預留出一部分來年與北元交戰的辦法,對於大明的國庫而言,想要讓大明官員工資翻一番幾乎就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人物。

看到這裡,朱銘不由得嘴角一抽。

要不是看到老朱的這封回信,朱銘恐怕還跟其他的朝廷官員一樣,以為下個月大明官員的工資就能翻倍了呢。

此刻,朱銘不由得有些慶幸方才給刀坎塞了一定銀子,要不然以刀家的家底,只怕就算捱到嚇個月發工資,他岳父全家都得跑到王府打秋風。

當然了,朱銘倒不是害怕刀坎一家來府上白吃白喝。

事實上,考慮到自己這位岳父的日子實在太清貧了些,朱銘平常可是沒少給刀白鳳銀錢讓她用來貼補孃家。

只可惜,他這個岳父一向膽子很小,為了不擔個勾結藩王的罪名,刀坎倒是寧可繼續過自己清貧的日子。

哪怕這次,朱銘都是趁著刀坎喝的爛醉的機會才成功把銀子送了出去。

當然了,對於朱銘而言,一直給岳父家塞銀子也不是個事,考慮到刀坎一向謹小慎微的性格,想要讓他的日子過得輕鬆一些,還是得讓老朱趕緊兌現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