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好幾人的賣身契,陳家旺再次來到後院,幫漢子把小少年背在身上,就帶著眾人離開了官牙。

小少年如今瘦得只剩骨頭,擔心硌到他,大家便把各自的包袱攤開鋪在了驢車上。

幾人在牙行雖沒有過多交集,但多少也瞭解一些各自的遭遇。

小丫頭和婆子都很心疼瘦弱的大壯。

夫妻二人謝過兩人,這才跟在驢車後面往回走。

具體去哪裡他們也不清楚,只知道東家看著人不錯,應該不會對他們非打即罵。

如今他們已經不奢望能恢復自由之身,只要有口飽飯吃,便心滿意足。

家中一下多了五口人,但卻並沒有多餘的被子,陳家旺先是去了趟布莊,買了些布料還有棉花。

就在付完錢準備離開的時候,看到店鋪外幾人身上補丁摞補丁的衣衫,又咬牙買了幾匹深色粗布。

農家長大的婦人,幾乎就沒有不會針線活的,相信她們也會。

看到東家買了這麼多東西,幾人連忙跑過來幫忙。

望著懷中的布料還有棉花,幾人眼中不禁露出了羨慕之色。

她們都已經記不清多少年沒有穿過新衣衫了,新被子那就更不用說了。

棉花的價格並不便宜,通常情況下一床被子,不說蓋一輩子也差不多。

回頭看了眼她們那破破爛爛硬邦邦,蓋起來一點也不舒服的被子,不由悲從心來。

為何上天待她們如此不公,勤勤懇懇半輩子,到頭來卻鬧了個賣身官牙的下場。

直到把所有東西都放到車上,幾人還會時不時掃上一眼。

在牙行裡聽東家講他只是個莊稼漢,幾人就不是很相信,畢竟有哪個普通百姓會買這麼多下人,便猜測東家或許是個大地主。

此時看到東家買的這些東西,更加堅定了他們的想法。

雖然在大戶人家做事,若是東家心情好還有賞銀,但反之,主家一個不高興,就可能拉出去挨頓板子,輕則疼上十天半月,重則卻有可喪命。

鄉下的生活雖苦但卻也安心,遠離深宅大院的那種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想想也挺好。

本以為驢車會出鎮子,結果東家帶他們買買停停,卻來到了一個鋪子的側門。

幾人不由有些發懵,不是說農戶嗎?難不成東家還做著其它買賣。

看到大家面面相覷的樣子,陳家旺清了清嗓子問,“你們是在想我們家明明是農戶,為何會帶你們來這裡對嗎?”

眾人雖然沒有回答卻點了點頭,臉上滿是疑惑之色。

“我們家確實是農戶,不過前些時日卻買了這個鋪子,打算搬來鎮上做買賣。

但村裡還種了幾十畝藥材,養了幾百只兔子竹鼠,需要人照顧,這也就是我為何會選你們一家三口的原因。”

陳家旺一邊解釋,一邊把目光投在夫妻倆身上。

也是這時夫妻倆才知道,他們日後所要負責做的事情是什麼。

不過他們對這份差事都很滿意,做其它事情或許不在行,但種田對於他們來說卻再簡單不過了。

小丫鬟與婆子見一家三口都安排了差事,她們二人東家卻隻字未提,不禁有些著急。

看到二人臉上的焦急之色,陳家旺笑了笑,“你們的差事我另有安排,還是先介紹一下你們的過往吧!”

“我叫宋揚今年三十九歲,婆娘姓馮名桂英比我小兩歲,兒子叫宋大壯十二歲,我們一家來自隔壁縣……”

漢子第一個走到屋簷下,把他們家的過往講述了一遍。

接著就是燒火婆子,“大家以前都叫我楊婆子,只因成親多年,接連生了幾個孩子都先後夭折,夫家便造謠我克子,把我賣給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