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春雨,一陣暖春雨過後,氣溫回升,已經有人脫下了棉衣,換上了短袖。不過我向來不會這麼做,因為我怕冷,所以我會穿長袖。

高一第二學期的學考是一座山,壓著我們向上。多達九門的課程,讓人學的勞累而又疲乏,而高一下又新添一門資訊科技,則讓我們要學的課程來到十門,這下將本不富裕的時間再一次壓縮。

在這高壓學習下,總會讓人心生不躁之意,而我與子晴就因為這煩躁而起了爭執,起因是一道題目,我們相互對答案,我堅持已見,而她則堅持她的看法,我們二人因這題而爭吵,雖然最後證明我們倆人都是錯誤答案,但是爭吵卻沒有停止。

我們從題目轉到生活又轉到人的身上,相互的爭吵,最後賭氣似的不再理對方,而且因為不願相互接觸,小何在我們二人強烈的要求下,選擇坐在了我的位置,而我坐在小何的位置,一場戰爭開始了。

首戰是在上午的早自習,我在給小何背誦古詩,因為不太熟練的原因,我背錯了一句話,子晴當然不會放過這個破綻,率先發起了進攻,“青檸還真是厲害啊,這完全沒有關係的兩句詩都能讓你背到一起,而且聽上去還十分和諧,真是一種本事。”

子晴那陰陽怪氣的語氣屬實是氣人,但是為帥者不可被這情感所左右,面對攻擊坐以待斃可不是我的風格,我當即反擊回去。

“不才不才,這詩文相和不過小道耳,而我豈能與你相比啊,你可是將一個與題目完全無關的答案,認定為正確答案的人,而我的詩文至少還押韻,多少是有點關聯,而您這可是連音節都湊不上啊。我又豈能與您相比呢?”

我說的是起因的那個題目,我認為的答案雖說是錯的,但其實和正確的相差不大,只是用詞上的錯誤,而子晴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既然已經反擊,自當一鼓作氣,我又繼續攻擊,“唉,你說這你這睜眼說瞎話的本事也不弱於我這背書啊,這本事甚至與那胡攪蠻纏的本事相媲美,可真是令我望塵莫及啊。”

子晴被我的攻勢打的有些懵了,說了句你便不再說話了,破綻在前,我又豈能停下攻勢?此戰當大破敵軍,可正當我要一舉拿下時,老師來了,我不得不鳴金收兵,再尋時機,子晴的運氣也真好,在危機時刻躲過一劫。

不過下次不一定有如此好運了,愚蠢的子晴啊,說讀小說我又怎麼會不懂兵法呢?你就等著戰敗之後後的俯首稱臣吧。

那時的我充滿著自信,自以為已經打贏了這場戰爭。第二次的大戰是在中午的時候,我們就午睡前展開了激烈的大戰,你來我往的,但是總的來說我佔上風,但是這個時候小何加入了戰局。

意圖讓我們二人和好,但是我們異口同聲的說道:“誰要和他\/她和好啊,除非他\/她先道歉。”然後我倆又對視一眼,再一次異口同聲說道:“你幹嘛學我說話。”然後我轉頭躺下開始午睡,我不會因為這種事情而浪費我寶貴的睡眠時間。

我停下了,子晴也停下了,因為她不可能一個人唱獨角戲,所以說她也睡下了,小何左看看,右看看,總感覺自已是多餘的,其實我們都很清楚,我們並沒有什麼矛盾,只是因為不服氣而開始的戰爭,不過既然已經開始了,那就不能停下來了,不然不就是說我向他\/她屈服了嗎?我才不會做那樣的事情。

最後的決戰是在晚自習時發生的,最後的結果我會保密,過程倒是可以講一些,開始是自已似乎三次大戰都是由自已發起的,“喲,那麼厲害的青檸居然要靠抄作業來完成作業,這還真不是一件稀罕事,好像這事發生的次數只比青檸你吃飯的次數少吧?你說對吧?”

抄作業的我即使抄著作業,但是大漢疆土寸土不讓,“那是當然,畢竟我哪像你啊,一日照17次鏡子,塗五次唇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