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飯期間。
\"四叔娘、姑姑、大姐,最近外面可能不太平,我建議你們先暫時放下外面的活計,等一切恢復平靜後再去吧。\"葉煊不放心,唯恐她們在外面遭遇未知危險,建議道。
三人沉默,沒有說話。
“祖母,你覺得呢?”葉煊只得尋求殷桂英的幫助。
“小煊所言有理,不過沒有提前給你們東家打招呼,今天不去也是不妥。洛惜,等會兒你們就去給東家說明情況。”殷桂英點頭說道。
“好的,母親。”殷桂英的話,洛惜自然沒有其他想法,立刻應道。
左右無事,葉煊便打算去一下秦明山家裡。
當葉煊提著東西到秦家,秦明山已經去了衙門,葉煊便將東西遞給秦大娘,寒暄幾句之後便告辭。
蘇碧雲正教導三小隻讀書識字。
葉煊站在邊上聽了一會,便知道蘇碧雲教授的是啟蒙讀物《史籀篇》,乃是周朝時期撰寫,用於兒童識字。
葉煊回到房間,準備將《中庸》默寫出來,一陣尋找,都沒見到紙筆。
“二伯孃,家裡有紙筆嗎?”
葉煊來到院子裡問蘇碧雲。
“沒有。”蘇碧雲搖搖頭,家裡哪裡買得起紙筆,她教導孩子們都是在沙地上書寫的。
還得上街一趟啊。
葉煊慢步來到街上。
街道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
隨著年關的臨近,街道上瀰漫起過年的氣息。
街道兩旁,店鋪鱗次櫛比,各式各樣的店鋪都換上了新裝,門楣上掛著大紅燈籠,隨風輕輕搖曳,如同點點繁星,將冬日的寒意驅散了幾分。
商販們的吆喝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有賣糖葫蘆的小販,手舉著一串串晶瑩剔透、紅豔誘人的糖葫蘆,高聲叫賣。
有賣年貨的鋪子,貨物琳琅滿目,從年畫、對聯、鞭炮等。
有雜耍藝人正在進行著精彩的表演,引來陣陣喝彩與掌聲。
有說書人聲情並茂地講述著歷史典故、英雄傳奇,引得聽眾們時而凝神靜聽,時而扼腕嘆息。
一座古橋橫跨河面,橋上行人絡繹不絕,橋下流水潺潺,載著貨物的船隻穿梭往來。
街上好似一幅流動的畫卷,充滿生機與活力,透露出古代生活的獨特韻味與魅力。
街角處,一家「墨香齋」的書肆,店外掛著對聯,字跡遒勁有力,透出一股淡雅的書卷氣。
葉煊輕輕推開半掩的木門,一股混合著松香與墨香的獨特氣息撲面而來。
店內空間雖不大,卻佈置得井井有條,書籍擺放整齊。
各式毛筆懸掛於牆上,硯臺、紙張、墨塊等文房用品整齊地擺放在貨架上。
一位書生裝飾的俊美少年正低頭專注地研磨著墨汁,動作嫻熟而優雅。
“公子,可是來尋文房用品的?”俊美少年聽到腳步聲,抬頭見到葉煊進來,出聲問道。
“正是。”葉煊點了點頭。
“請問公子需要什麼?”俊美少年問道。
“筆墨紙硯都需要。”
“公子要普通的還是上等品?”
“普通即可。”葉煊知道自已懷中的銀錢多少,豈敢要高等品質的筆墨紙硯。
“公子稍等,我這就為您挑選幾樣合適的。”俊美少年聞言,微微一笑道,那笑容如同冬日暖陽,輕步走到貨架前,開始細心挑選。
俊美少年從一排排精緻的硯臺中取出一方古樸無華麗雕飾的青石硯,又挑選了一支兼毫筆,一沓薄厚適中、質地柔韌的紙。一塊色澤烏黑、質地細膩的墨塊,輕敲之下,隱隱有金石之聲。
“公子請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