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有意識,已經是第二日,東邊泛起魚肚白的時候。程綺在院子的地上躺了一宿,幸好是大夏天,晚上再涼,也有二十七八度,人不會出大問題,最多著涼感冒。

程綺睜開眼,腦袋疼,太陽穴突突直跳,捂頭咬著牙,在地上哼唧,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直到有陽光從樹葉的縫隙間透出來,照到程綺眼裡,她被陽光刺得才清醒了一些,頭也慢慢過了勁兒,不太疼了,才鬆了牙關,吐出一口氣。

又緩了好一陣子,程綺坐起來,看看散落在地上的書卷和小鼎,心有餘悸,但還是起身走過去,拿起書卷,書上還是類似甲骨文的字,此時再看,沒有了書要活過來的感覺。翻翻書頁,就是正常的書籍,沒有任何異常,再將書翻到第一頁,還是這些文字,但程綺好像懂了這些文字的意思。合上書冊再想,剛才書上的文字,一個個出現在腦海裡。直到這時她才真正接受了世界的玄幻。

這本書記載的就是關於蠱蟲的養殖技巧,就是七叔公說的養蠱秘術。如果程綺身體裡沒有蠱蟲,即使拿到了書冊也不會有任何反應,但若是拿到書冊的人身具蠱蟲,那身體裡的蠱蟲與留在書上的陣法相呼應,人會直接繼承巫蠱師的傳承。

程綺想罵人,有這麼傳承的嗎?要不是她腦容量大,昨天估計都沒了。

放下書冊,拿起那尊小鼎。這鼎真的很小,和兒童玩具似的,程綺捧在手裡仔細觀察。小鼎造型精美,古樸大氣,非金非玉,泛著光澤,表面很光滑,沒有任何花紋的雕飾。這麼新這麼素的一個鼎,是古董嗎?

程綺拿著小鼎翻了半天,沒找到一點有標記的東西,這鼎連個名字都沒有啊!也不知道這是幹嘛用的?難不成是煉蠱用的?這麼小?

翻翻腦海裡的蠱蟲養殖技術手冊,還真找到一兩句關於小鼎的描述,同程綺猜的一樣,這鼎就是用來培育蠱蟲的,只是這描述不清不楚的,說什麼要以情為引?不理解啊!

程綺將小鼎放下,一會兒可以去山上試試,看看這專用工具和普通的陶罐煉蠱有什麼區別。將書卷放回到盒子裡,這個還是妥善放起來的好。

住在村東邊的好處是離省道近,村裡各種服務設施都在村東頭這邊,但壞處也是這個,剛剛七點來鍾,只隔了一個路口,省道上車來車往的聲音就吵得人心煩。程綺昨晚在地上躺了一宿,沒休息好,各處肌肉有些痠疼,就準備回屋睡個回籠覺,可躺在床上就是睡不著,或許是因為山腳安靜的緣故,如今換了地方,省道上的車一會兒一輛,一會兒一輛,剛要睡著就是一聲車笛,反覆幾次,程綺乾脆起身,上山吧,這麼半睡不醒地最難受。

程綺揹著籮筐就出門了。住在東面的另一個壞處就顯現出來了,她要上山就勢必要穿過大半個村子,往西山只有一條主路,村裡閒著的、沒事兒嘮嗑的人,都在這條路上歇著,一路上程綺就沒停下來,一直在和人打招呼。

“程丫頭上山啊?”

“是,我上山看看。”

“又薅野菜去啊?”

“嗯,我看人家還要,再弄一些。”

“程丫頭就是勤快啊!”

程綺笑笑,裝作靦腆,笑得臉都僵了。對比原來上山,出門轉身直接就能往山裡鑽。如今上個山,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了,真夠社死的。

到了山上找個陰涼地兒,都半上午了,太陽曬得植物都打蔫兒,山上沒人。

程綺從籮筐裡拿出那個小鼎,按照原來的步驟開始煉製蠱蟲。

“嗯?”怎麼回事兒?程綺有些疑惑,放進小鼎裡的引蟲散被點燃了,但是沒有任何作用,沒有蟲子聚集過來。程綺找根針,手指紮了一下,滴血進了小鼎,還是沒反應。

這是怎麼回事兒?拿出陶罐再試一次,投入引蟲散點燃,嗡嗡的蟲子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