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殺道門弟子,還上奏痛批周帝,怕是難逃一死。
事實也果然如此,郭縣令很快被押到了京城,據說他被押離山陰縣的時候,百姓伏地送別,痛哭不已。
刑部很快定了郭縣令的死罪,也不等秋後,擇日處斬。
周帝這是要立威,要讓所有人都看到,他才是大周的天,誰敢違逆,便只有死路一條。
行刑之前,郭縣令的同窗好友去牢裡見了他最後一面,問他為何這麼蠢,明知道這是一條死路,還要一頭扎進來?
郭縣令沉默了很久,回答他:天子自私刻薄,道門又自恃凌駕於眾生之上,弄得百姓怨聲載道。這般種種,總要有人站出來說道一二,否則世人皆只顧自身尸位素餐,那這大周,也就離覆滅不遠了。
他又說,自己別無所求,只願他這一條命,能夠多喚醒幾個心中還存有些許良知的官員,睜開眼看一看這艱難的世道,看看那些僅僅為了活下去,就已經拼盡全力的百姓。
後悔嗎?
這是好友問的最後一個問題。
郭縣令聞言,只是坦然輕笑,他自幼喪父,與寡母相依為命,若不是父老鄉親你一些我一點的接濟,他或許早就輟學,成了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又或者說死在哪一場饑荒裡了,又如何能活到現在。
寡母橫死,大仇得報,這十年於他而言,猶如賺來的一般,得之於民,用之於民……
他甘之如飴。
翌日,郭縣令被當眾斬首,頭顱落地那一刻,刑場四周響起了陣陣哭泣聲,數十名百姓跪在地上,哀嚎痛哭。
這些都是山陰縣的百姓,他們自籌路費,飢一頓飽一頓的來到京城,就是為了送郭縣令最後一程。
望著這群衣衫襤褸,伏地痛哭的百姓,監斬官罕見的沒有下令趕人,任由他們帶走了郭縣令的屍體下葬,並悄悄送去一口好上的棺木。
郭縣令的死,確實喚醒了一些熱血未冷的官員,他們義憤填膺的上書,要求周帝停止修仙,廢除道教。
可惜,他們的奏摺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被貶官的貶官,抄家的抄家。
雖然朝廷給出的名頭各不相同,但大家心裡都清楚,這是周帝的報復,誰敢擋他修仙的路,誰就是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