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我們認罰,這件事就這麼算了吧!”

族長冷哼一聲,“你們認罰?事情已經這樣了,怎麼可能輕易了事?”

村長點頭,“既然劉氏和王二成認罰,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該如何懲罰他們。”

一個村民憤憤不平地說道,“他們破壞作坊,得賠償所有損失,還要罰銀!”

“對,我們還要在村頭張貼告示,讓全村老小都知道他們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另一個村民附和。

“我覺得他們應該每天幫大成家幹活,直到賠償完為止!”一個村民建議道。

村長點點頭,聽取了大家的意見,轉頭對王大成說“大成,你怎麼想?“

王大成一時語塞,還在被自已親孃和親弟弟如此對待中完全反應過來。於是,簡瑤瑤上前一步,對著村長以及族長說道說”村長,族長,畢竟劉氏和王二成還是我們親奶和叔叔,要是我們要求嚴懲確實有些不近人情,但法不容情,他們這樣的行徑確確實實傷害了我們村的生意。因此,我們更願意聽村長和族長的定奪。”

村長和族長一聽,對簡瑤瑤更加滿意,於是私下商量了一番,對著村民們說道“既然如此,我們決定讓劉氏和王二成賠償大成家十兩銀子,此外,我們還要在祠堂張貼告示,讓劉氏和王二成一眾罰跪祠堂五日,讓大家都引以為戒。”

劉氏聽到這個懲罰,立刻撒潑打滾,“你們這是要我們老命啊!十兩銀子,我們哪裡拿得出來!”

簡瑤瑤冷冷說道,“阿奶,這已經是法外開恩了,要是送你們去見官,可不是罰跪和十兩銀子解決的事情。”

村長揮手示意幾名村中壯漢將劉氏和王二成拖下去,押到祠堂。

處理完劉氏和王二成的事情後,簡瑤瑤藉著大家都在,站了出來,“各位鄉親,我知道最近有一些關於我們家的流言蜚語。我想在這裡向大家澄清一切。”

\"大家都知道我娘許氏原先祖上就在鎮上開設過首飾鋪子,只是後來敗落了,我外祖父不得已轉行開了小吃鋪,所以我們從小就知道如何做一些首飾。也是因為分家,我爹又傷了腿,實在家裡揭不開鍋,我們就在家重新研究瞭如何做些首飾,讓我爹做了些款式新穎的竹編小包去買,結果陰差陽錯得了李老爺的賞識,才慢慢開了這個小作坊。\"簡瑤瑤詳細講述了他們家如何透過一些祖傳的手藝混了口飯吃,還展示了一下他們製作的小包,讓大家看到他們在做什麼。

“我們家能慢慢好起來,靠的是我們全家一點點琢磨,以及我外祖父傳授的一些手藝,並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手段。”簡瑤瑤堅定地說道。

聽到這裡,張大嬸站出來說道,“臘梅,我在你們家做活這麼久了,你們家這些日子怎麼做工做手藝的,我們都看在眼裡,大家不要聽那些個謠言,臘梅家不過是吃口手藝飯而已。”

李嬸也點頭附和,“是啊,大家不要再議論了,再造謠生事,我李嬸第一個不答應!”

簡瑤瑤接著說,“多虧了李老爺的賞識,我們家現在的作坊需要更多的幫手,鄉親們如果願意來幫忙做工,我們會給予合理的工錢。做針線小包五文一個,砍竹子的一天也可以掙三十文錢。”

村民們聽到這個訊息,紛紛露出驚喜的神色,“這工錢可不低呢,我願意去幫忙!”“我也願意,一起掙些錢。”

村民們紛紛表示願意來簡瑤瑤的作坊做工,並開始毛遂自薦了起來,全然不在乎之前那些個謠言了。

“臘梅啊,做小包真的一個能賺5文錢麼?那一天我得賺多少錢啊。”張大嬸說道。

“哈哈,張嬸,您一天啊不熟練的時候大概能做個十個,等熟練了能做20個呢。”簡瑤瑤耐心的解答道。

“我的天老爺,那豈不是我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