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沒想到張嬤嬤還真將她認字的事情放在了心上。

蕊萍銷假回來的第二天就同元宵打了招呼,讓她中午放工之後去房裡找自已。

蕊萍是肉食灶的三等丫鬟。

肉食灶是大廚房裡地位最高的灶頭,她跟著的卓師傅聽說是國公府特意從山東請來的大廚,手藝一絕,所以卓師傅他們這組受賞也是最多的。

麵食灶肉食灶離得遠,元宵之前也同蕊萍沒什麼交集,只聽蕊珠說過她是府裡的家生子。

元宵敲了敲屋門,就聽見蕊萍走近的腳步聲。木門吱呀一聲大開,就見蕊萍微笑著招手讓她進門。

蕊萍也是十三左右的年紀,面若滿月,眉似垂柳。身上穿的是和蕊珠她們一樣海棠色的棉襖,但耳朵上墜了一對銀丁香,髮辮上也插了一支銀鎏金的錘頭簪。

元宵禁不住暗暗咋舌,這是她見過穿戴最富貴的丫鬟了。

“傻站著做什麼?來,她們這會兒都不在,你就坐這兒吧。”蕊萍爽利地拉出一條凳,仔細打量了元宵幾眼,又捏了一把她的臉頰,“長得倒是挺可人的,就是瘦狠了。”

元宵沒料到大廚房裡最有學問的蕊萍是這麼個火般熱情的性子,她揉了揉自已的臉頰,呆愣愣的模樣又惹得蕊萍露齒一笑。

“張嬤嬤說你是個伶俐的,我怎麼沒看出來?”蕊萍調笑後,放緩了聲調,“張嬤嬤說你心算厲害,會用算盤嗎?”

“會一點。”

蕊萍就手拿過一個老油梨的算盤,上下一搖,算珠嘩啦啦地齊整地沿著算籌下落。蕊萍起了考校的心思,脫口便是三位數的加減:“來,你給我算算,三百六十八加一百二十一是多少?”

元宵默唸題目,指尖撥弄算珠,麻溜地算出了答案:“蕊萍姐姐,是四百八十九。”

蕊萍也在心裡默算出了答案,兩相一對,元宵給出的數字準確無誤。蕊萍沒料到她豆丁大的一點兒,真如張嬤嬤說得是個當賬房的料。

她又輕掐了下元宵的臉蛋兒,故作老氣地道:“是個聰明的丫頭,夠格做我的徒弟了。快,叫聲師傅吧!”

元宵聞言,倒了半杯熱茶,深鞠一躬,雙手舉過頭頂,也半是玩笑半是認真拜師道:“師傅,飲茶。”

兩人這場拜師禮進行得雖然馬虎,但蕊萍這個熱心腸教得可不馬虎。

靠牆櫃子裡放著的都是蕊萍書稿字帖,她抽出一套三百千放在元宵面前:“這書是我發矇的時候用的,現在借給你。今日我就教你《百家姓》的前兩句,貪多嚼不爛,你可別嫌少。”

元宵趕緊表態:“蕊萍姐姐,我一定好好學。”

蕊萍帶著元宵將“趙錢孫李...”唸了兩遍,又給她一一講了字的結構。

元宵雖裝作不識字,但學起來難免進度飛快,蕊萍越教越欣喜,直呼自已有當先生的天分。

“你這妮子學得這般快,說不準過上半年就得我師傅來教你了。”

元宵好奇問:“蕊萍姐姐,師公是誰啊?”

蕊萍手裡的筆桿子一敲元宵的腦門,嗔道:“笨,你要叫我師傅。你的師公是庫房的吳嬤嬤,她爹可是秀才呢!要不是我娘和她有些交情,可沒那麼容易做她的徒弟。”

“師傅。”元宵吸取教訓,開口便稱師傅,“你娘也是庫房的嗎?”

“又錯啦!”蕊萍說起親孃滿臉自豪,“我娘也是廚房的,不過是老夫人院兒裡的小廚房。下次你來,我給你帶點我娘做的糟鵝掌,包你啃了一個還想啃第二個。”

元宵沒想到,原來蕊萍還是個廚二代!

開始識字之後,元宵差不多隔兩天就要到蕊萍的屋裡待上一兩個時辰。旁的晚上,她也沒閒著,除了用炭筆在石板上練字之外,教屋子裡其他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