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容眼巴巴地守在門口,她的身後站了三個男生,也都在眼巴巴地看著門口。
姜韻一進門就看到了站在門口的尤明容,有些不知她的意思。
尤明容一看到姜韻,就急急忙忙地跑過來,好似生怕後面的男生搶了自己的話一般。
“小五,你可回來了!”尤明容拉著她到課室內坐下,一臉激動地說:“小五,你知道嗎?方才我聽說李嬤嬤被皇帝舅舅罷職了!”
姜韻不敢置信地睜大了雙眼:“阿容,你是說李嬤嬤被我父皇罷職了?”
尤明容點點頭,感慨道:“可不是嘛,這李嬤嬤終於走了,你可不知道,之前宮學裡的人都十分討厭李嬤嬤,但向掌院告狀都沒有用,畢竟李嬤嬤可是皇帝舅舅任職的。這下好了,她終於走了!”
姜韻眨了眨眼,不予置評。
後面的時間裡,姜韻都在等待著姜意妤拿著荀先生的《典官祿》回來。卻也沒忘了拿著作業去宣帝那裡寫。
只不過今日倒是多了一個人。
“小五參見父皇,見過大皇兄”姜韻拎著書箱一一朝著室內的兩人福身。
姜序今日也在正殿寫作業,宣帝還在左手邊添了一個和姜韻差不多的書案。
宣帝今日難得溫和了些,朝著姜韻招了招手:“小五啊,不必多禮,寫作業吧”
姜韻乖巧地點點頭,拎著書箱到書案上坐下。
因為姜序也在,寫完作業後,姜韻和姜序都被宣帝留下來用了晚膳。
等姜韻回到偏殿時,姜意妤也回來了,正躲在房樑上不敢下來。
等姜韻洗完澡把月桃支走之後,姜韻才敢喊姜意妤下來。
有了前兩次的經驗,這一次兩人有默契多了。姜意妤輕車熟路地抱著書來到書案上放下。
這本《典官祿》比前幾本的書還要好一些,應當是時隔不久的。
姜韻翻開第一頁,便介紹了荀先生的戶籍。
荀朗,字子堯。墨城桐鎮人士。於建安三年四月生。
正初七年六月,殿試獲甲等為狀元郎。
正初七年七月,入宮學為教習先生。
姜韻又翻遍了幾本書,但對於姜韻來說,有用的線索也就這幾條。
姜韻放下書,猜想著和姜意妤道:【阿妤,你說有沒有可能,若是你母妃在省親後被人換了,那麼荀先生進宮當教書先生,也和這件事有關?】
姜意妤最近都在和姜韻捋線索,腦子也清奇了不少。
“我是在正初三年出生的,而正初三年六月左右,母妃被換了。四年之後,荀先生進宮當教習先生。”姜意妤皺了皺眉,沉思著其中的關聯。
姜韻也在思考,腦海中突然想到一個,看見姜意妤在思考也沒有打擾她。
“阿韻,我見之前荀先生看你的目光甚是慈愛,這眼神似乎和......宜妃娘娘看我的眼神有些像!”
宜妃是東盛祁王的母妃,剛穿越那段日子,姜意妤沒少對她唸叨。無非是宜妃對她怎樣怎樣好。
不過說實話,宜妃的人設便是姜韻依照自己想象的母親編造出來的,但儘管如此,姜韻還是想見見宜妃。
“愛屋及烏?”姜韻托腮道。
“嗯嗯!”姜意妤激動地點點頭:“那麼我的生母進宮前應當和荀先生認識,不過關係是什麼還是不太清楚,但我覺得,荀先生應當是知道如今的月華宮中的主人已經不是我的生母了!”
姜韻點點頭:【那阿妤,我們先和荀先生拉近拉近關係,待時機成熟,我們就問他。若是真的,我們倒也多了一個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