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邊境的瑞親王,同樣收到了皇上的密信,玉坤眼神驟冷,思索著信上的訊息。莫非民國的謠言,是從自已身邊流出?
寧可錯殺,不可漏過。此後,玉坤再不信任軍營中的任何將士,對重大舉措也只是與他們商議,最終決策權仍緊握在自已和皇上手中。
丹陽城內,因朝政洩露,氣氛壓抑。又逢降雨,更讓人毛骨悚然。
錦安茫然望向窗外,“中原能逃避這場戰爭的爆發?”
只能感嘆,時運不濟啊!
919年中旬,李志偉見大秦一直未有進一步動作,對東北三省的警惕逐漸放鬆。而這,也給了大秦可乘之機。
920年七月,大秦士兵乘船從海上出發,於東北省一島嶼登陸。上岸後,趁夜對東北三省發動猛攻。
大秦此舉,打得李志偉猝不及防。三個月的時間,大秦徹底佔領了東北三省。
此時的東北,荒無人煙,唯餘成堆的屍體。革命的鮮血,在這片土地上緩緩流淌,一路向南,試圖喚醒民國,讓李志偉看清大秦的野心。
而此刻的大秦皇上,看著前方傳回的戰報,笑道,“好,好,好。”
“臣恭賀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秦皇上的目光,投向遠方,他的野心愈發膨脹。然而,由於此次東北三省的頑強抵抗,大秦士兵傷亡慘重,只能暫緩出兵京城的計劃。
而此刻才知曉大秦狼子野心的李志偉,也是無能為力,因為這一切實在是也晚了。
李志偉只能一邊和大秦商討,一邊鎮壓起義軍。可是大秦這一次怎麼可能善罷甘休呢?
錦安以製作衣服為名,來到鋪子。望著屋外已連續降雨數日的天氣,難以置通道,“餘生,為何會如此?訊息不是已傳到中原了嗎?為何大秦還會踏進東北?為什麼對東北放鬆警惕?”
自求證完錦安的身份後,製衣鋪的人對錦安減輕了懷疑。錦安現如今可以自由出入製衣鋪了。
“錦安,我們已經做了該做的,這或許就是天命吧。”
“我才不認這可笑的天命,老天爺真是瞎了眼。”
就在錦安嘲諷命運不公的時候,此刻站在中原這片土地上的知珩凝視著丹陽城的方向,心中默唸,錦安,你再等等我。
同年,任芝率領的起義軍大勢所趨,將人民起義軍正式命名為新民國。隨著新民國的誕生,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繁星閃耀,照亮了這片大地。
大秦、民國以及新民國三方經過兩年的商討,這次誰都沒有退讓半步,最終以失敗告終。
七月,休養生息兩年計程車兵在瑞親王的率領下,再次發動戰爭。他們在東北與北京的交匯處舉行軍事演習,瑞親王謊稱一名士兵在演習中離隊失蹤,要求進城搜查。遭到民國將領們的嚴詞拒絕後,瑞親王立即將其包圍。
當晚,大秦和民國經過多次商討,仍未達成一致。翌日寅時,瑞親王下令進攻,企圖壟斷前往京城的道路。民國的守軍忍無可忍,奮起反擊,在同一天內,瑞親王率領計程車兵連續進攻三次,均遭到民國守軍的英勇抵抗。
翌日,李志偉收到訊息後,怒不可遏,“大秦這是要將我們趕盡殺絕,妄圖一統天下。”
同日,李志偉派出官員向大秦皇上以及瑞親王提出抗議。大秦皇上和瑞親王卻拒絕與之商討,試圖拖延時間,麻痺李志偉,趁機調集軍隊。
就在李志偉以為雙方協商好的時候,瑞親王乘勝追擊,將東北前往北京的道路徹底佔為已有。而此刻的李志偉早已退兵了,根本無法將失去的道路在奪回來。
自此,百姓們對李志偉和民國失去信任。中原地區的百姓紛紛崛起,因為他們深知,若是繼續懦弱,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