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張倫,在校期間成績卓越,軍校綜合考核以第一位列透過。”

“現,准許畢業。”

“茲以軍部組織部考核決定,批優秀畢業生身份,授予大明國防軍子弟兵中校軍銜!!”

“再,賜‘鎮國軍校優秀畢業生’勳章,‘國防未來之星’章,賜‘從戎之劍’佩之!”

“呼。”

張倫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情緒,上臺授勳。

正步踢的穩,如同標準模板一般,找不到絲毫瑕疵。

底下其它學員,看著張倫熾熱的眼神中充斥著豔羨之色。

這可是軍校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畢業生,還是成績第一的優秀畢業生,怎能不讓人羨慕。

當然,羨慕歸羨慕,都是一起努力一起拼的人,他們都很清楚張倫有多努力。

作為虎頭國公的孫子,普安伯張銳的嫡長,張倫的壓力是很大的。

畢竟他爺和他爹是兩代武勳中的翹楚,他守的可是老張家的顏面,老張家新生代的底褲!

家中有榜樣,自己有意志有決心有大毅力。

有這成績,其實也算情理之中。

甚至,授予中校其實還有許多學員為其感到惋惜。

因為同期的已經在外新軍中實踐深耕的將領基本都是中校起步,像是朱烈、王煜等甚至都評到了少將的地步。

而張倫即便在軍校內的書面成績再優秀也不可能直接給這些有實際軍功、貢獻的師兄弟超了。

那得有實打實的成績打底才行。

說實在,張倫自認不會比朱烈、王煜等人差勁,甚至在軍校時朱烈的成績還是要稍次他一些的。

但時也命也,有些時候氣運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人家趕上了在新軍初步建制中為組織出過力,為組織流過血,那他評級更高也是人家應得的。

但對於張倫而言,他自己其實並沒有對此有太多的遺憾。

一切所謂的如果、假設建立在虛構上的東西都是不真實的。

事實就是朱烈、王煜等人確實做出來成績,而他目前有的只有軍校的紙面成績。

所以......

這只是開始,未來還長,授勳後他也將正式進入軍方為大明軍部效力。

張倫相信,總有一天他張倫也能成為將級。

甚至和他大父一般,成為榮譽大將!

而且,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雖然他因為一直在軍校導致最初軍銜落後於朱烈、王煜等同輩一截日後見了面都得叫首長,甚至可能之後就要到他們手底下上任。

但第一把從戎之劍,第一個優秀畢業生不還是他的嘛。

軍銜日後還可以升,這第一把從戎之劍和鎮國軍校第一個優秀畢業生錯過這村可就沒有這店了呀。

弘治皇帝授勳完畢,將第一把“從戎之劍”賜下。

張倫深吸一口氣,穩穩將其接住,拔劍行軍禮。

“張倫此身,為國為民,上不負皇恩浩蕩,下不負天下黎民。”

“軍校教導,永在倫心。從戎之劍,絕不受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