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巴行駛了約莫半天之時。

王小樂才總算從那種不捨的情緒中走了出來。

為了轉移注意力。

他從旅行包裡掏出了一份檔案。

這上面有些是鄉政府給的,有些是王小樂自己蒐集的。

全是關於八家屯的一些歷史資料。

想要治理一片土地,首先你就得去了解它。

王小樂自然是知道這個道理。

於是便趁著最後這段空閒時間,翻閱起八家屯的資料。

書上說八家屯自古就落地在紫花縣的眾多山區之內。

土壤十分的貧瘠,而且數量稀少,一戶人家僅能分到一畝多的地頭用於種植。

聽說早年間八家屯僅是進山的獵戶用於小憩的臨時據點。

後來人多了之後,才慢慢發展成一個村子。

而八家屯的名字來歷,也很直白。

因為八家屯一開始,就只有八戶人家在這裡生活。

後來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變動,以及逃難等諸多的因素。

八家屯的人口日益增加,從一開始的八戶,增加到幾十戶、幾百戶。

直到現在,八家屯已經有了近八百人在此地生活。

當讀到這裡的時候。

王小樂也不禁感慨。

果然人類的適應性很強。

無論多麼艱苦的環境,但只要是為了生存。

人類都能在荒地上開墾出一片可供居住的土壤。

但書的下一頁,卻頓時令王小樂有些傻眼。

“八家屯青壯年集體外出打工?全村僅剩婦女老幼,幾乎看不見青壯年的勞力?”

這個重磅訊息,給了王小樂一記當頭棒喝。

他本來以為,環境苦點兒,自己累點兒也沒什麼。

畢竟王小樂自己也是農民出身,吃苦已經成了家常便飯。

但令他沒想到的是,八家屯的人力資源居然這麼稀缺!

雖說婦女能頂半邊天。

但沒有壯勞力的話,很多工作無法立即展開。

這才是令王小樂最頭疼的。

就在這糾結之中,大巴帶著王小樂緩緩來到了八家屯的地界。

由於八家屯在深山裡,大巴不好開進去。

司機把王小樂扔在了山腳,自己就開車回去了。

望著一眼看不到邊際的山谷。

王小樂也是苦笑道:“這還能咋整,爬唄?”

三步並作兩步走。

王小樂終於是在天黑之前。

走出了山林,他同時也看到了,位於山谷正中的那一片小村子。

夜色漸深。

八家屯各家各戶都亮起了燈。

王小樂甚至聞到一些飯菜的香氣,飄進了他的鼻孔。

“不對,他們既然住在山裡,這電力是從哪裡來的?”

王小樂抬頭,看了看附近的高空,也沒有瞅見搭建電線的電力鐵塔。

還沒進入八家屯的,種種的疑問就攀上了他的心頭。

不過親自來到八家屯之後。

王小樂發現,很多地方和資料上說的不一樣。

八家屯雖然被描繪的滿是缺點。

但王小樂卻覺得這裡的風景很是宜人。

這裡的夜空沒有經過一絲汙染。

摧殘的星河直接自天之上緩緩落下。

給這落後的小村子披上了一層銀紗。

王小樂站在山頭往下望去。

還看到八家屯北邊不遠處,有一條小河緩緩流過。

河水此時也反射著星空。

顯得極為夢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