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濟南城,南門城牆上,黑煙熏天。

內城的百姓們忙忙碌碌,衣衫破爛,煮油搬石,吵吵嚷嚷。

“擂木用光了!”城牆上,濟南知府郭肅手持短劍,一直在幫忙,眼見擂木用光,揚聲吼道。

“快!讓下面的人把擂木抬上來些!”

只見濟南城下,密密麻麻的全都是人,他們頭系白巾,手持木盾與刀劍,攀爬雲梯。

“知府大人!下面已經沒有擂木了啊!

!”濟南府同知,用袖子遮住臉面,踩著蹬牆臺階,哭喪喊到。

“該死的,這幫逆賊!”知府郭肅咬牙嘆聲,望著源源不斷攀梯而上的白蓮教信徒,內心悲哀,揚刀揮去。

噗噗噗噗噗!

不過一會兒,城牆上便已經血流成河,郭肅的官袍上更是沾染了一片鮮血。

“知府大人,弟兄們擋不住了,您快撤吧!”

“知府大人,撤吧!

!”

幾名官兵口喘粗氣的退守到郭肅身旁,真摯勸道。

此城僅有三千人的防禦兵力,而白蓮教足足坐擁十萬信徒,敵眾我寡,根本無法抵擋。

“撤?呵呵!”郭肅兩指抹過短劍上的血液,形色堅定:

“大明…只有戰死的郭肅,沒有棄城而逃的郭肅!”

“知府大人…”官兵們一時啞口無言,急的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因為城牆上的近身搏鬥,已經接近了尾聲。

放眼望去,還能夠繼續站著的官兵,所剩無幾。

“你們走吧,帶著那些還沒來得及出城的百姓們,在北門離開。”

郭肅抬手製止住了幾名官兵的勸解,搖頭道:

“食君俸祿,報之家國,我意已決,不必再勸!”

“唉!”一名帶頭的官兵眼眸顫動,攥緊了拳頭,隨即無力般鬆開,對另外幾名垂頭喪氣的官兵吩咐道:

“你們先去下面引領百姓前往北門,那裡有咱們的人接應!”

幾名官兵略有猶豫,但城內的百姓們不能沒人去管,他們都是自願留下來幫忙的,只好對著帶頭官兵與郭肅揚聲拜道:

“大人保重!”

“我大明男兒,怎能如同婦人一般磨磨唧唧,快滾!”郭肅揮袖將幾名官兵趕走,而城牆上的廝殺還在繼續。

“你為何不跟著離開?”郭肅此時再無一絲文人風範,對短劍吐了口吐沫,問著身旁選擇留下來的官兵。

“吾名王松,大明一無名小卒爾!”王松與郭肅對視一笑,隨後看向那些屠殺同胞兄弟的白蓮教信徒們,低吼道:

“今日願!與知府大人,一同殉城!”

“好!好一個王松!汝之風骨,甚得我心!”

郭肅眼眸發亮,向著遙遠的京師方向,隔空一拜。

......

洪武年間,帝皇朱元章老年在位,太子朱標病危。

白蓮教起事作亂,尊趙萬興為教主,聚十萬狂熱信徒,兵臨濟南城下。

先以裡應外合之計,欲要奪下城門,卻被濟南府知府郭肅慧眼識破,成功攔截。

而後,濟南保衛戰正式打響,由知府郭肅親自指揮,以三千城防兵抵擋白蓮教十萬信徒,歷經半日後,城破人亡。

也就是因為這半日的時間,才給了城內百姓逃難的機會。

而知府郭肅,以身殉城,不失大明官員傲骨,享年,五十二歲。

此一役過後,朝廷大讚郭肅此舉,山東百姓跟大小官員更是為其發聲,痛哉!

豎日,山東,承宣佈政司駐地。

左右布政使、參政、參議等官員,以及都指揮使司的指揮使,皆是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