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謹點點頭,隨即卻又說:“與其說他不願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倒不如說他無子可傳。”
張峰與項小滿對視一眼,都是極為驚訝,項小滿問:“難道,當今的南榮皇帝,並不是他的兒子?”
“的確不是。”項謹微微搖頭,神色看上去有些恍惚,“說起來,這就要提到南榮皇室的密辛了。”
他捋了捋鬍子,隨著思緒飛躍數十年的光陰,開始緩緩講述那段不為人知的過往。
「武成皇帝曾育有五子,長子、次子與三子皆為先皇后所生。
記得有一年,大概是十九年前吧,東方海域發生海嘯,使得揚州連降大雨,各郡縣湖泊河流水位急劇升高,以致洪水肆虐。
大皇子敦厚勤懇,有心為他父皇分憂,親自前往災區治水,不料剛到揚州沒幾天,在察看一處堤壩時,突然遭遇河水決堤,連帶大皇子在內,十幾位朝中重臣以及數千將士全都被巨浪捲走。
照理說大皇子親至,安全措施應該有所保障,可慘劇還是這麼發生了。武成皇帝痛失愛子,責令御史臺下揚州查核此事,但最後卻連一副屍骨都沒找到。皇帝龍顏大怒,罷免了御史中丞和一眾御史,更將那郡守及其治下近百位官員全部斬首。
襄王勸諫無果,且揚州洪災依舊肆虐,為免殺戮蔓延到更多無辜之人的身上,便請命前往揚州治水,經過好一陣摸索,終於是有驚無險的平了水患。
原以為事情就這麼了了,不曾想一個月後,二皇子與三皇子在宮中千鯉池邊玩耍時不幸落水,而當時陪侍的宮女太監竟全都不在身邊,等到被侍衛發現時,兩位皇子已經浮屍水面。
這兩個孩子,一個不過九歲,一個年僅六歲,可以想象,接下來又是一場血腥的殺戮。而接連痛失愛子,不僅皇帝痛心,皇后更是接受不了打擊,每日鬱鬱寡歡,不到半年,便也撒手人寰。
這個時候就有流言傳出,說武城皇帝窮兵黷武,勞民傷財,惹得天怒人怨。上天以大皇子之命予以警示,他不僅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濫殺無辜,以至於另外兩個兒子和髮妻也接連喪命。
天地鬼神之說不足為信,然而還有一種猜測,卻令朝臣非議。謠言從何而起不為人知,只說這一切都因後宮爭寵導致,而最讓人懷疑的,便是誕下四皇子的隆貴妃。
可這種猜測持續不過數月,年僅三歲的四皇子突染惡疾,不幸離世。皇帝震怒,以隆貴妃照顧皇子不力,將其幽禁,其宮中一應侍婢,全部杖殺。
從此以後的三年,武成皇帝便再無子嗣降生。許是操勞國事,又許是接連遭受喪子之痛,皇帝的精神日漸頹靡,身體狀態也每況愈下。
群臣看在眼裡,生怕他哪一日便會突然崩逝,而儲君之事乃國之根本,卻一直沒有個準確的訊息,群臣按耐不住紛紛奏言,請求於諸王府世子中擇一純良,過繼到皇帝膝下。
然而,對於群臣舉薦的所有人選,卻沒有一人令皇帝心儀。在經過一段日子的深思熟慮,皇帝最終提出,在他晏駕之後,由襄王承繼大統。
兩人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自小一起長大,不論是讀書練武,一直形影不離,感情極為深厚。襄王此人,雖並無多大的功績,卻也寬厚仁慈,在諸臣子及百姓心中有些賢名,大臣們聽說要將皇位傳與他,也都覺得合適。
然而,襄王本人卻無心皇位,他不喜權力,只是醉心於兵法武學和岐黃之術,需要他時,他自會披甲掛帥,為皇帝分憂,不需要他時,他便常常微服街頭,體察民情的同時,為一些窮苦百姓施醫贈藥。
他不喜權,但他的王妃,他的世子卻與他截然相反,得知他不願接受皇位,一家人之間漸漸產生了隔閡,而且隨著時間發展,越來越大。
皇帝與朝臣不斷相勸,家裡人也不斷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