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局長陷入了沉思。
“既然要開,那就在兩邊再多開出來兩米,將近十五米的路,以後幹什麼都方便。”
“至於資金這一塊,局裡有經費,這些年一直沒怎麼用得上。”
“但是華軍,這經費我不能說給你就給你。”
“你要給我交上一份合理可行的報告才行。”
陸宇自然明白這些,他點頭表示自己明白。
隨後便回了自己辦公室,開始了新一輪的研究。
首先,西陳鎮要引進他們在學校時候改良的小麥玉米和馬鈴薯種子。
這些他已經跟鄭教授說好,只要他這邊需要,鄭教授就會給送過來。
這些種子比著現有的種子畝產量最低也增加了300斤。
也就是每一年的收穫季節,他們的收成都會翻一番。
這些種子的收穫在試驗田和雁城周邊的地區都已經得到了驗證。
“寫報告嗎?”
曾經的陸宇最討厭的事情就是寫報告。
但是現在,他卻有些迫不及待。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計劃出來最合理的方案,迫不及待地想看著面前的大山變得鬱鬱蔥蔥,給大家帶來沉甸甸的收入。
“華軍,有你的信。”
小孫風塵僕僕地從外面走進來,將一個沾著一枚泥水指紋的信封放在了桌子上。
“不好意思啊,手有點髒,沒注意到。”
“沒事,謝謝你啊孫哥。”
陸宇毫不在意地把信封接過來,隨後上前幫著小孫打了水。
“孫哥,先洗洗,你去哪了這是,弄得這麼多灰。”
小孫也沒說客套話,直接洗了一把臉。
“別提了,我去北邊泰良村看看莊稼,結果沒看見地上有個土坑,騎著車子就進去了。”
陸宇幫他換了一盆水。
“沒受傷吧?”
“那倒是沒,那邊的土地都是沙土,鬆軟著呢。”
陸宇點點頭,見小孫已經洗得差不多,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看信。
今天的信異常厚。
見到信封上是陳蘭花的字跡,陸宇有些納悶地拆開。
確實是陳蘭花的信。
但是裡面還有幾封來自別人的信。
他一目十行地看完了陳蘭花的信,這才知道,林大海想要給他寫信,卻沒有他的地址,便寫到了陳蘭花那邊去了。
其餘的還有高蘭的,周安國的,甚至還有一封是李館長的。
陸宇沒有猶豫,先展開了林大海的信。
林大海上來就抱怨了上陣父子兵的痛苦。
第一頁紙上全部都是對自己親爹不把他當成親兒子對待的憤慨與委屈。
陸宇笑著搖搖頭,那是父親對兒子最深沉的愛啊。
後面的內容卻是讓陸宇眼前一亮。
“我們市裡最新試驗了一批紅薯根莖,畝產量平均提升了300斤,你找鄭教授問問。”
這個訊息對於陸宇來說,無疑是個天大的好訊息。
他們西陳鎮,本來就能種植玉米小麥,再多的,那就沒有什麼了。
馬鈴薯和紅薯在種植上,還是先前老一批的種子,畝產量不高,僅能支撐一家人過冬。
現在要是能多一點,大家就能收穫多一點。
而且,城市是必須的。
農村的蔬菜賣進城市現在就已經開始了。
他們必須搶佔先機。
陸宇迅速開啟本子,記下了紅薯幾個字。
隨後,他依次開啟了高蘭,周安國和李館長的信。
高蘭在信裡只簡單地說了自己的職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