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古月山脈耽擱了些時日,三際堡的商團依然沒有趕上來。

方覺並不擔心,有白小青壓陣,尋常的妖獸不敢為難他們。

方覺一路西行,走走停停,這一路大概的山川地圖,包括妖獸以及靈草仙藥資訊也都大致瞭解。這些資訊也都第一時間傳了回去,林小芳收到資訊立刻繪製擴充地圖。

這得益於封王榜的新功能。

方覺把收集好的資訊先傳到封王榜裡。

這樣一來,不僅後面“押鏢”的白小青第一時間知道,更重要的是坐鎮三際堡的龐龍也知道。

龐龍知道後,立刻把資訊傳遞給林小芳,這才有了新地圖。

同樣的道理,方覺心念電轉,可以透過封王榜第一時間和九連山的孫奪寶溝通,瞭解九連山方向的資訊。

方覺特別在古月山脈標註了妖王的勢力範圍。

“大紅色”視為三際堡獵獸團的禁地,其它的妖獸也都給出實力等級,譬如標記冷色調是三際堡獵獸團現在可以踏足的;偏黑偏灰色的則是可以狩獵的。

這些資訊如果是風族斥候團的話,至少要花半個月的時間才能搞清楚,方覺只要短短几天。

另外,根據妖獸的血脈種類,以及習性,方覺就可以大致判斷妖獸跟人族的關係是友善還是敵對。

三際堡的獵獸團來古月山不能肆意捕殺,還是得挑那些先天不喜人族,跟人作對的,實力又不濟的妖獸下手,然後拉攏一批,中立一批。

一路上,經過實測,封王榜在傳遞訊息方面非常好用,這讓方覺對妖夭的怨念少了些。

封神榜執榜者就是一看管員,看著別人成神,自已還在人界溜達,還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

封王榜裡有妖族寶典,甚至可能殘留妖界九重天崩塌前的修行聖典。可惜,裡面是個什麼狀況,龐龍、白小青還有孫多寶他們在裡面是什麼情況都不清楚。

雖然好奇,但方覺不會去問,即便問了他們也極可能不說。

目前而言,封王榜能為他和龐龍、白小青、孫多寶他們之間實時溝通訊息就很不錯了。

封王榜就是風箏線,在三際堡的龐龍或者白小青就是攥住了線頭,而他就是風箏,雖然沒有林秋水坐鎮三際堡,他也可以飛到遠處去“浪”,一旦三際堡有情況,透過封王榜他能第一時間知道。

離古月山脈一百公里的樣子,方覺心有所感,回頭望了一眼,似是古月峰的妖王偷偷地鑽了出來。

那是一對長長的雪白耳朵支的妖王。

妖王肯定是從福地裡鑽出來了,發現自已“回眸一望”立刻又潛蹤匿跡了,機警得很。

得,迴轉時看能不能把這妖王給收了。

多收幾個妖王,多幾個三際堡行走的“雷達”。

方覺這個“風箏”連著飛了三天,張甲和白小青他們始終保持在他身後八十到一百公里的距離,由三際堡西延至量山府的西線的線路圖也逐漸清晰。

方覺發回三際堡的西行地圖,濃墨重彩描述的除了西江道的古月山脈之外就是湘南道的聖王山脈。

聖王山脈相當於是湘南道的古月山脈,兩大山脈隔兩百公里相望,山脈之間的縫隙形成兩地必經的孔道。

古月山脈流傳著人類最古老的關於月亮的傳說,最早的月亮崇拜就是從這一帶流傳出去的。

聖王山脈不一樣,據說人族最早祖先之一燧人王就是誕生於此,由此誕生人類的神火崇拜。

人族始於莽荒,與諸禽獸分別第一樣就是火。

人族掌握了火,製造了火,就從萬族中脫穎而出。

燧人王可以說是當時人族一個聖王,也可以說是一代人,反正是最早發現火、利用火乃至能夠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