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宇走的這一天,劉金生和箱包車間的兩個班長就開始研究流水線式作業的可能性,經過一天的研究拿出了一個草案,準備等這個月勒賬了就開始試驗。

同時開始張羅招新的工人,準備實行兩班制。

江宇回來看了劉金生這個方案後,還提了一些相應的建議。

五月十五號,新鞋廠開工一個月整,進入單月核算。

頭一個月,製鞋車間一共生產出了一萬八千雙鞋,實現淨利潤兩萬元。

箱包車間生產包一萬三千個,實現淨利潤一萬五千元。

工人頭一個月的平均月工資為四十九塊多,差幾毛錢五十。

鞋廠共計有員工三百零五人,這樣工資支出一萬五,再加上交稅電費以及其他的費用...最後,賬面上還剩一萬六的利潤。

也行!起碼這還看到一萬五的利潤,江宇看到最後的報表滿意地點頭。

接著就是招第二班工人,招工這天是五月十八號,也是鞋廠開響的日子。

十五號核算,十八號開餉,這沒啥毛病。

招工範圍依然以鳳窩堡村為基礎,範圍擴大到相鄰的鄰村碰頭店大隊。

招工年齡也比上一次招工有了進一步開放,放大到了三十歲,已婚的也進入招工名額。

上一次招工沒有被選上的人優先。

還是以女性為主,少數男性為補充,預計招收人員為二百六十名。

製鞋車間一班一百五十人,箱包車間一班,一百一十人。

一大清早,鞋廠的院子裡就熱鬧非凡,來自鳳窩堡村和碰頭店村的應召人員擠滿了鞋廠的院子。

江宇和劉金生趙崇有坐在一個小桌後面進行面試。

所謂的面試無非就是看看應召的人身體是否健康,詢問一下文化水平。

因此招工時間並不長,一個半小時就把人員招滿了。

這些被鞋廠錄取的人明天會正式上班,先進行為期半個月是學徒期。

中午快下班的時候,財會科通知開餉,車間提前二十分鐘下班,員工們興高采烈地聚集在辦公室門口等著喊名字。

因為是第一個月開餉,而且又是計件工資,員工們只是大概知道自己掙多少錢,具體的數字他們就不清楚了。

因此每一個開完餉出來的人都會引來一片詢問之聲。

“xx,開了多少錢?”

“xxx!你開了多少錢?”

白鳳一臉笑容地從辦公室出來了。

宋梅搶先問道:“鳳兒!你開多少錢?”

“五十二塊五毛三分.”

“啊!你為啥比我多了五塊多?一定是你家那小子偷偷多給了你五塊!”

“呸!自己手慢的像雞爪子似的,也好意思怨人家比你掙的多!”

林靜在一邊不客氣地打擊她。

“好像你乾的有多快似的?也就比我多了一塊錢唄!”

“多一塊就是一塊,你眼氣不?”

一陣嘻嘻哈哈。

平均將近五十的工資,讓員工們人人精神煥發,這個工資水平已經不比那些國工們差了。

縣城有些國營和大集體企業還未必有這個工資水平呢。

這些姑娘以前這個時期基本都是在家坐著等著嫁人,就是幫家裡幹活也沒有一分錢的報酬。

而此時看著手裡的一把錢,個個喜笑顏開,突然發現自己並不是母親嘴裡的賠錢貨。

劉金生和趙崇有的工資是比員工的平均工資多十塊,這是管理辛苦費,他們也領到了屬於自己的工資。

江宇是廠子裡唯一不領工資的人。

領完工資,員工們就回家吃午飯,白鳳就又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