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內心的激動,一指桌子上的東西,說:“國之重器,就你那破宅子也配。

你一個八旗遛鳥的東西,也敢想大漢帝威的傳國玉璽.”

隱隱把這方玉璽和傳說中的傳國玉璽一一印證,樣式,缺口都對上了。

胡三爺心頭震撼,手心都在顫慄。

李博格沒有說話,一雙老眼綻開如鷹戾的犀利目光,身上氣勢恍然變了一個人一樣。

久居上位的皇族氣勢。

胡三爺本要繼續叫罵的話,亦立即為氣勢所懾,話道嘴邊都收斂了回去。

八旗子弟的勢力在北華城化明為暗,真要惹急了。

也不是一般人能拿捏的。

張凡心頭震撼,聽聞著兩人對話,愈加迷糊起來,要是乾坤袋裡的東西都是真的,我的天啊。

那些黃金該不會也是真的吧。

立方,體積,密度大概一乘算,八千噸打底。

腦子頓時發矇。

難道自己真是那什麼青帝?要不然哪有這麼多黃金古董?張凡開始懷疑人生?胡三爺順著李博格小心翼翼的目光圍著傳國玉璽轉來轉去。

他無法保持住鎮定,因為他現在所感應到的一股歷史的厚重,文明血脈氣息,是他從來未曾見到過的。

歷朝歷代任何玉璽都比不上這枚玉璽給予他的感覺強烈。

看著兩人痴迷凝重的神色,張凡目光閃動,腦海裡閃過一個記憶片斷。

這是殘餘異力作祟。

大唐雙龍的傳國玉璽是天外金石。

力量大部分雖然為雙龍吸收。

但是殘餘三分之一。

所散發出來的能量,依舊不可小視。

我是誰?該死,怎麼會有黃易小說中的記憶?難道有和未來無限小說一樣的經歷?一陣劇烈的頭疼襲來。

張凡背後出了一聲冷汗。

臉色又蒼白了一分。

玉璽從秦代以後,皇帝的印章專用名稱為“璽”,又專以玉質,稱為“玉璽”,皇帝、皇后、皇太后所佩謂璽,玉璽是御璽的俗稱,專指帝王所用。

但是這方玉璽,卻是讓胡三爺雙目圓睜,嘴巴張得足以吞下一枚雞蛋下去,滿臉的驚駭之色。

整塊玉璽通體雪白,雖然歷史悠久,卻是沒有任何沁色流入其中,底座印章處呈四方形,長寬均為二三十公分左右,上面是螭獸鈕,雕琢著虎形龍相五蟠螭,惟妙惟肖,猶如活物一般。

而讓胡三爺吃驚的卻是他透過玉璽所看到的八個鳥篆書字,上面分明篆刻著:“受天之命,皇帝壽昌”這幾個大字。

“莫……莫非……是傳國玉璽?”

饒是李博格見慣了各類珍稀古玩,但是此刻,仍然感覺到嘴唇發乾,不是他眼窩子淺薄,實在是這玩意,意義過於重大了。

大清朝有皇家血脈貝子爺,什麼寶物沒見過。

唯獨這件歷史演義傳奇色彩的的傳國玉璽,清史稿記載,從康熙到乾隆爺都無不發出念想猜測的感嘆。

關於這傳國玉璽,清朝幾位大帝都派人查閱了很多資料,想要找到。

但是終沒有成功。

終身引以為遺憾。

尤其乾隆皇帝感嘆‘唯傳國玉璽,方能彰顯天朝上國之威嚴。

’有的人說毀於戰亂,有的推測葬在鐵木真的大墓中。

蒙古帝王鐵木真陵墓,除了埋葬極深之外,就連施工的匠人們都會被滅口,這還不算完,那些滅口匠人們計程車兵,在返回地面之後,也會引頸自刎。

如此一來,不但絕了盜墓賊的念想,就連其子孫後代都摸不清這位千古一帝墓葬的位置了。

要追溯傳國玉璽從誕生到失蹤這千年來所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