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鉉趁韓軌、若干惠、寇洛、王佑安排軍務,又去了一趟官署,正式把四人舉薦給爾朱榮。衛鉉想到四人全部是出自自己帳下、剛才又向他們四人說過不一定能成,他為了避免爾朱榮認為他貪得無厭、培養自家勢力,於是在“長史”、“郎將”之前寫上“檢校”二字。
“檢校長史”和“檢校郎將”雖然不是正式拜授,但卻擁有長史、郎將的實際權力,相當於代理官職。同時也是上官為某個將官鋪路、考驗某個將官。受考驗者如果做得令人滿意,很快就能轉正;要是做得不好,不但會失去代理官職,搞不好連原職也會失去。畢竟上官連路都為你鋪墊好了,如果還做不好,那也是能力有限,令人失望。
除了韓、若干、寇、王四人,衛鉉又把梗陽縣縣令厙狄幹舉薦為“檢校郎將”。
在和厙狄幹相處的時間之內,衛鉉發現厙狄幹雖然十分喜愛書法,可是識字並不多,每當簽名到那個“幹”字,一直把那一豎從下往上挑,然後從上面那一橫冒出一截頭來。但是與那窘迫的政治水平比起來,他卻是武藝高強、長於軍略,並且多次表示自己不是從政料子,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縱橫沙場,建功立業。
衛鉉想到厙狄幹十分照顧自己,自己又缺人手,乾脆就把他舉薦了。
此之以外,衛鉉受到若干惠啟發之後,料到這支新軍尚未正式組建,就已經讓人盯上。一旦兵額到位,那些高階將官定然往裡面塞人,爭奪軍中職位。可是他既無力阻攔,又不想為外人作嫁衣,更不想被那些高階將官人架空。索性以“方便大都督自下而上掌握此軍”為名,請求爾朱榮派兩千精銳當新軍軍官、種子。
在討要精兵方面,衛鉉其實是耍了心機:爾朱榮精兵進入新軍當軍官之後,此軍在短時間內的確是被爾朱榮遙遙掌控。然而爾朱榮畢竟是日裡萬機、事務繁多的大都督,等他徹底掌控河東諸州以後,根本就沒有時間和精力關注每支軍隊、每個小人物。
可是小人物也要生存、小人物也有升官發財的野望。要是久久得不到爾朱榮重視,以往的感情也就淡了;而前後的巨大落差,甚至還能那些有野望的小人物滋生不滿情緒。
勢態到了這一步,曾經是爾朱寬鬆親信的人,很容易就被身為直系上司的衛鉉收服。
至於眼前的“大公無私”、“高風亮節”,既是免去了為他人作嫁衣之險,還很容易博得爾朱榮好感、信任。
當然不是說衛鉉要掀翻爾朱榮,主要是這年頭身邊沒兵,睡都不安心。
而爾朱榮的反應,果然不出衛鉉之所料,當他看了衛鉉舉薦幾個名字、又聽完討要精兵的深意,心中對衛鉉更加滿意、更加讚賞了。
他目光柔和看著衛鉉,稱讚道:“你讓我看到一個大公無私、為我著想的好男兒。若是人人都像你這般,何愁大事不成?”
衛鉉撓了撓頭,赧然道:“大都督,末將也不是大公無私的人,其實也想升官發財,也想讓師兄們當郎將;可是想想我們師兄弟可憐的閱歷,還是算了。”
爾朱榮暢快的笑聲立時響起,邊笑邊說道:“是人都有私心,不過像你這般率真的人卻很少……對了,你有幾個師兄?能力如何?”
衛鉉心下暗喜,順勢道:“大都督,末將有四個師兄。帶兵本事不好說,可是論及武藝的話,末將一個都打不過,每次比武,都讓毒打了一頓。此事,英娥娘子知道。”
“原以為你已經夠厲害了,不曾想你那些師兄居然比你更厲害。這可都是人才呀。”爾朱榮大為動容、深信不疑;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一個人的武藝是否高低,一試便知;既然衛鉉敢這麼說,那他的師兄肯定都是武藝高強的人。
感慨完畢,立刻向衛鉉說道:“這年頭夠亂了,之後會亂上加亂、大亂特亂,要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