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龍樂此不疲的保持著修煉,在別墅宿舍裡一待就是五天。

五天時間裡,江龍按照此前制定的計劃連續不斷的把元物界內的土粒子注入對應的基因光點中。

江龍計算過,他現在恢復一次滿狀態大概需要三個小時,加上一次引導分配的時間大概是一個小時。

也就是說,每隔四個小時,他元物界內的土粒子就會完成一次從耗空到復原的迴圈。

一天的時間,江龍幾乎都在強化異能光點。

除去睡覺的八個小時外,其餘的十六個小時裡,江龍元物界內的土粒子大概會完成四次迴圈。

另外,江龍還發現,八個小時的睡覺時間裡,他的土粒子也一直在被動的恢復,基本上一覺醒來時也能夠復原滿。

因此,江龍每次睡覺前都會有意的把土粒子消耗個差不多。

卡著土粒子消耗的點,就等於每天多了一次滿狀態的機會。

一天一共五次滿狀態。

如此滿負荷運轉,本應是效果喜人。

江龍卻發現,五天時間下來,他的所有異能中竟沒有一個再次突破的。

這讓江龍很是無語。

同時也開始深思究竟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難道,是我的方法有什麼問題?”

在重新開始之前,江龍瞅了眼元粒體上的光點,陷入了思考之中。

江龍目前一共有四個異能光點,分別是:天目,鱗盾,自恢復,樁功,以及每天必須製作的土粒子營養液,嘗試緩慢強化的假丹庭光點。

江龍按照異能的重要性,對所有的異能光點做了比例分配:2:2:2:1:1:1。

也就是每一次土粒子恢復滿狀態後,江龍會把兩成的土粒子注入到天目、鱗盾、自恢復三個異能光點中,把一成的土粒子注入到樁功、假丹庭、以及用於製作土粒子營養液。

剩下的最後一成用於預防意外事件。

這麼做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雨露均霑。

不會過於厚此薄彼,所有異能幾乎是在齊頭並進的強化。

就像一個不偏科的高中生,最得老師們的喜歡。

可是現在,江龍卻發覺了不對勁之處。

均衡發展似乎只是個理想的狀態。

五天的時間,元物界內的土粒子一共完成了二十五次迴圈,愣是沒有一個異能光點進化成功。

“難道要換一種方式,有選擇的強化?”

江龍搖搖頭,他想起了華國很久之前的一句名言:先富帶動後富。

江龍決定取捨。

讓一些異能光點先強化起來,然後再帶動其餘的異能光點。

江龍首先選擇的是天目光點。

天目光點是一切的根基。

強化它可以擴大洞察力範圍,增加土粒子總量。

而增加土粒子總量,就意味著,江龍每一次恢復和消耗所用的時間基本一樣,但引導至異能光點中的土粒子卻增加了。

這麼做顯然會加速異能的強化速度。

另外,天目光點強化升級後,洞察力範圍擴大,洞察力的三個功能會不會增強,江龍對此還是抱有很大期望的。

主意既定,江龍迅速開始了嘗試。

所有土粒子全被引導注入進了天目光點中。

一個小時後,

江龍搖了搖頭。

吸收了一個滿狀態的天目光點仍然沒有進化的跡象。

不過江龍並不氣餒。

天目光點越難被強化,也從側面說明了它的強大。

神堂意守法展開,沒多久,江龍就進入了禪定的狀態。

三個小時後,被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