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想點點頭,大概明白了,難怪這個國家裡的每個人都異常客氣,生怕讓別人不開心,原來都是因為有公民分這個東西的存在呀。
就在林想琢磨的時候,突然隔壁桌一陣吵鬧聲打斷了他倆的談話。
因為林想他們來的是一家綜合性商場,商場裡吃喝玩樂購物什麼都有,走在商場裡還有一些扮成人偶樣子的店家為了宣傳自家店,會用誇張的動作隨手派發一些小禮物,算是對店裡做一個引流。
林想覺得這一幕上輩子見過很多,但在馬恩,他還是第一次見,他有點不太理解為什麼這個時代還有人願意做這個呢?
因為喜歡藏在人偶裡然後肆無忌憚的做一些自己不敢做的事情嗎?
隔壁桌是一對夫妻帶著兩個小孩子在這裡就餐,小孩子大約五六歲,他們坐的地方視線正好能透過玻璃牆壁看到外面,而外面恰好就走過來一個穿著綠色蛤蟆玩偶服的人正在派發小青蛙燈籠。
顯然這兩個小孩被這個小青蛙吸引了,想過去要,但是被父母給阻止了,讓他們先吃飯,等吃完飯了再過去找那個大蛤蟆要。
但是小孩子哪裡會管這些,他們現在看到了現在就要,在不停的吵著要爸媽給他們去拿一個,他們爸媽則是拼命的勸。
很快,這對夫妻見說教無用,便開始訓斥,聲音一兇,這兩個小孩子“哇”的一聲就哭上了,而且越哭越兇,這對父母拼命哄也沒用,孩子哭的更兇了,巨大的哭聲引得店內好些食客都看向了這一桌。
很快,店裡穿著綠白相間的工作服的一個女服務員就來到那桌了,她先是上了一道甜品,企圖用美食安慰小孩,但是小孩根本不看甜品,看到自己的哭聲有人關注了,哭的反而更兇了。
於是服務員跟父母打聽孩子哭的原因,知道是沒拿到店外大蛤蟆人偶送的小玩具後,服務員快步衝了出去,跟那隻大蛤蟆人偶要了兩隻小蛤蟆燈籠送給了這兩個小孩。
小孩子拿到玩具後果然就不哭了,正當大家都以為這件事情了結時,想不到拿了玩具的小孩子雖然不哭了,但是他開始笑了。
兩個小孩子拿著手中的玩具互相打鬧,一邊笑還一邊發出大聲的尖叫,小孩子獨有的那種又尖又刺耳的聲音讓店裡所有的人都聽的皺起了眉頭,有些人則是捂住了耳朵,還有的甚至直接起身離開了。
林想也被這聲音吵得有些心煩,他邊捂住耳朵邊想,怪不得很多地方會禁止小孩子進入,這確實太影響體驗了。
這時候不知道是主管還是老闆,跟著那個女服務員一起到了那對家人面前,然後跟那對父母說讓她們能不能先讓小孩子安靜些呢,這樣有點影響了周圍人用餐。
顯然這對父母還是比較通情達理,他們趕忙跟老闆道歉,然後讓孩子的母親先帶著孩子出去轉轉,等孩子父親吃完了再換人進來吃。
雖然他們可能是準備吃個團圓餐的,但是因為小孩子這麼一鬧,不得不輪流吃飯。
解決了這一桌的吵鬧聲後,很快服務員又給每桌贈送了一道甜品,作為對剛才用餐環境的補償。
經歷了剛才的小插曲,林想看著那個服務員每桌彎腰送甜品,又看著剛才那個老闆樣子的人卻坐在服務檯前,不禁想到,像這個服務員肯定是個普通人,她可以規規矩矩找個工作做,但是很顯然這家店不可能是聖使開的,應該是私人或者企業開的,那她就是在為企業打工。
既然有打工人,那在這個世界肯定有自己創業做老闆的人,剛才文韜還說有私人企業,那在私人企業,他們的工作怎麼衡量到年度公民評價中呢?
於是林想將心中的疑惑問了出來,反正都問了這麼多,乾脆全問出來好了。
“在私人開設的企業上班的話,是有一個固定分數上漲的,跟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