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塘做好了,我看著那東一堆西一堆的土堆出神,我在拼命的回憶,土堆到底適合種植什麼?
兩個死黨因為是挖魚塘挖水溝的主力,她們都累壞了,吃完了午飯就呼呼大睡!
而我雖然很累,但是我還堅持得住,我準備在這個神奇莊園裡面轉上一圈,看看有什麼我認識的植物,適合利用土堆種植的植物。
在這個神奇莊園裡面轉了一圈,終於發現了我認識的一種植物,那就是紅薯。
之所以能夠一眼認出這個植物的葉子是紅薯葉,這是因為我平時非常喜歡吃清炒紅薯葉!
雖然只有一小叢紅薯藤,但是紅薯是可以用紅薯藤種植的,所以這一小叢紅薯藤就可以變成很多的紅薯苗!
上午我們挖掘魚塘和水溝時,挖出的土堆東一堆西一堆地散佈著。
這些土堆看起來雖然雜亂無章,但實際上它們卻是用來種植紅薯的理想之地。
因為紅薯喜歡鬆軟、肥沃的土壤,而這些我們挖出來的土堆正好滿足了它們的生長需求。
完成了一樁心事的我也去睡午覺了,畢竟幹活的事情怎麼能夠忘記死黨她們呢?
一覺醒來,神清氣爽,一看日頭也馬上偏西了,正好適合種紅薯藤!
於是我把兩個死黨叫了起來,親自指揮她們把那一小叢的紅薯藤都挖過來,在那些土堆上種紅薯!
幸虧我還記得用紅薯藤種紅薯的技巧,好像是隻要把紅薯藤平躺在挖好的穴中,只保留上部兩節左右。
這樣做的好處是,有更多的節間埋入土壤中,每一個節都能長出紅薯,增加了紅薯的數量,有利於高產。
而栽種深度則在4-5cm左右,一般都要留2-3節在土壤外面,葉片大概是3-4片。
剩餘的節和葉片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都栽入土壤中,不過不要過多,也不要過少。
因為,如果露在土壤外面的節和葉片過多,會導致紅薯結得少,因為每一個節都能生根結紅薯。
如果在土壤中的節過少,生長的點就少了,個數降低,紅薯的產量自然也不會很高。
另外一方面,如果土壤外面葉片比較多,在葉片水分蒸發的影響下,會導致消耗更多的水分,就需要多次澆水,會很麻煩!
而不及時澆水,水分損失過多,紅薯藤就會發蔫,這樣就會降低成活率。
最後,當紅薯藤栽種以後還需要覆土,覆土不要過多,和地面持平即可。
另外,在給紅薯藤覆土過程中,可以適當用力去壓,但不要壓實,如果一旦土壤壓得太實,紅薯苗的呼吸受阻,這樣也會降低成活率。
兩個死黨一邊聽著我指揮幹活,一邊怨聲載道,還不停抱怨:
“哪有植師動嘴,讓別人幹活的?”
我毫不臉紅的表示:
“我要做的活最辛苦最關鍵,而你們只是花一點點力氣而已!”
最後我在她們覆土完畢後,進行了適當的澆水,適當進行澆水很關鍵,俗稱“澆窩水”。
這個澆水也不宜過多,澆完後,能滲下去為宜,千萬不要有積水。
最後,我還在每株紅薯藤的旁邊都撒了一大把的草木灰。
老話說得好“一棵紅薯一把灰,紅薯結出一大堆”。
這是草木灰含有較多的鉀元素和磷元素,在給紅薯藤補充營養的同時,還有一定的殺菌作用,防止爛根。
兩個死黨看著我的操作半信半疑,最後她們發現我的生物能點數並沒有減少,認為我很大可能是騙她們!
而我卻理直氣壯的表示,這是我獨家秘方,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