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親自指揮下的二十一萬大軍,基本上沒有什麼破綻,可是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他依然被王賁和岳飛打出破綻。

在危機關頭,黃巢決定親自出戰,試圖挽回己方敗局,可最終的結果還是難逃失敗,若不是張歸霸三兄弟拼死相救,黃巢這次不死也得重創。

此戰,王羽以七萬騎兵,大敗黃巢二十一萬大軍,取得自損一萬五,殺敵十三萬的戰績,並在撤退中險些斬殺了,黃巢麾下大將張歸厚!

張歸厚,少驍勇,有機略,尤長於弓槊之用,他們兄弟三人參加黃巢起義,在兵敗後歸附朱溫,每戰摧鋒陷陣,常能以少擊眾,無往不捷,身被創夷,臨難忘軀,官至鎮國軍節度使。

可以說,張歸厚不僅是一員名將,同樣也是一員猛將。

舊五代史卷十六梁書列傳六記載:“叛將陳璠在賊陣中,歸厚忽見之,因瞋目大罵,單馬直往,期於必取,會飛矢中左目而退,徐戎甚眾,莫敢追之。”

要知道,當時的張歸厚,被射中左目以後,只得領兵撤退,但敵方卻不敢追擊,由此看出張歸厚的威懾力,足夠驚人的了。

而三國演義的夏侯惇,會有拔矢啖睛的描寫,何嘗不是羅貫中在寫時,選擇張冠李戴藉助這個事例描寫,這樣還覺得不過癮,又新增了“拔矢啖睛”的描寫,一下子一位軍神的形象躍然紙上。

這次斷後,也是張歸厚主動提出來的,張歸霸是家中長子,他不可能讓他留下殿後,而張歸牟又是老么,他也沒有這個臉,讓最小的三弟斷後。

所以,這個責任,只能由家中排名第二的擔任。

聽到張歸厚主動願意斷後,黃巢心中很是不捨,因為他們兄弟三人都是將才,只要稍微培養,未來就能獨擋一面。

可是,眼下的情況,已經容不得他們想這麼多了,如果沒有人斷後阻擋這些騎兵的話,他們剩下的這些人,恐怕連一半人都無法逃出去!

最終,為了全軍著想,黃巢只能答應張歸厚的請求,同時,還讓武力尚未達到巔峰的寒澆,輔助他一下。

黃巢也沒有讓張歸厚二人,為他們抵擋多長時間,畢竟他們手中只有一千騎兵,外加三千步兵,半個時辰的時間就足夠了。

不得不說,張歸厚還是挺利害的,哪怕他現在的實力,不如兄長張歸霸,也差不到哪裡去,有著中階神將的實力。

在現在這個時期,還不至於淪落至炮灰,反而是一個勢力的中堅力量!

不過,張歸厚的運氣,也實在是不咋好,在亂軍之中,由於他表現的太明顯,瞬間就得到董卓麾下將領董暘的照顧。

董暘如今的基礎武力,雖然只是堪堪達到95,但他的箭術還是不錯的,不過他也知道,僅憑自己不足以對抗張歸厚。

於是,連調集數數十名,西涼騎兵在身上,趁著張歸厚沒有注意的時候,對著張歸厚亂箭齊發,在一番糾纏之下,張歸厚不幸被射中左眼。

“啊啊啊”張歸厚因為眼中劇痛,當即忍不住發出一陣陣的慘叫聲,在戰場之上接連不斷的響起。

而這,也瞬間激發了張歸厚的兇意,直接現場給董暘表演,什麼叫做“拔矢啖睛”。

“父母精血,不可棄也!”

只聽張歸厚怒喝一聲,將射在左目之上的箭矢拔掉,隨後將拽出來的眼睛直接吞下。

在此之後,張歸厚甚至都沒有進行一下簡單的包紮,便緊握手中長槍,策馬奮戰在前,不要命地向著敵軍發起了衝鋒。

也正是張歸厚這一副,不要命的勁頭,讓幾乎已經走向崩潰的黃巾將士們,士氣再一次回升,緊跟在張歸厚的身後,以決死之意追隨張歸厚發動了反衝鋒。

而身為董卓麾下的董暘,這一次是插翅難逃,被憤怒之下的張